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2-02 03:22: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小题2:??????????????,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
小题3:???????????????????,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说》)
小题4: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师说》)
小题5: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小题6:曾记否,???????????????????????????????(《沁园春·长沙》)
小题7:见贤思齐焉,???????????????????。(《论语》)
小题8:????????????????????????,任重而道远。(《论语》)
小题9:?????????????????????????,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10:?????????????,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出师表》)



2、单选题  【题文】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冲淡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B.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与其自身遭遇相联系,前后期风格不同,《声声慢》是其抒发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代表作。
C.《彷倒》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塑造了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经典形象,他们都是受到精神和肉体双重迫害的弱者。
D.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乃至成为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的代名词。



3、其他题  名句默写(任选五个)5分
小题1:学而不思则罔,????????????????。
小题2:见贤思齐焉,???????????????????。
小题3:????????????????, 福兮祸之所伏.。
小题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小题5: ??????????????????, 衣食足而知荣辱。
小题6:穷则独善其身,????????????????????。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小题2:连峰去天不盈尺,???????????????。(李白《蜀道难》)
小题3:???????????????,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4: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官赋》)
小题5:?????????????????,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小题6: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5、阅读题  【题文】文化经典阅读(5分)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小题1】翻译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则是泽也                ②天下之民           
【小题2】孟子要离开齐国,却又在昼地停留三天。由这件事可见孟子怎样的思想品性?(3分)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