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02 03:30: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热(zhì)粗(kuàng)歼灭(jiān)相形见(chù)
B.帖(yù)怨(mán)熟(ān)面面相(qù)
C.让(shàn)粗(zào)胎(pī)守不渝(kè)
D.船(wù)金(yòng)力能鼎(káng)钟齐鸣(qìn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形近字、形声字、习惯误读字。A.炽(chì),犷(guǎng);C.糙(cāo),胚(pēi);D.扛(gāng)。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牧歌中____,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____。
(2)维生素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需要通过食物摄取,属于人体____营养素。
(3)____这里是地处偏僻的东海之滨的一座小城,然而,春节我们仍然过得那么热闹、隆重。
A.行进/进展  必须  即使
B.进展/行进  必须  即使
C.行进/进展  必需  尽管
D.进展/行进  必需  尽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B.一些宾馆、饭店还成为某些部门的非正常开支的重要渠道,给少数腐败分子孕育了堕落的温床。
C.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层次混乱,“进入教科书”和“活跃在各类媒体上”应互换位置才能构成递进关系。B项中“孕育”和“温床”搭配不当,“孕育”可改为“提供”。C项啰嗦累赘,应删去“的危险”,或在“会”后加上“有”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大学毕业的小肖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几经努力,开出了一家小书店。开张那天,她特意让人写了“花香酒香,难得书香”八个字贴在门口。试从其创意的角度对这八个字加以评说。(5分)
创意:?????????????????????????????????。(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示例:酒香和花香给人快乐,使人陶醉,好书让人心灵得到感应,精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此刻,火星正从5576万公里外的天庭匆匆向地球奔来,同地球“凝目相望”,面对这千载难睹的“天象大戏”,明昊不禁拿起望远镜望了望,想看看清楚火星这一红色星球的神秘面貌。
B.2011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12月22日在纽约揭晓,苹果击败“脸谱”从去年第二名跻身第一,“脸谱”退居次席;去年排名第五的谷歌上升两位跃居第三。
C.西哲认为,利己是人的本能,对之不应作道德的判断,只可因势利导,而同情是人的另一种本能,它以利己为基础,由己出发,推己及人,先意承志替别人着想,两者不可或缺。
D.毋庸讳言,有些家长满脑子“不打不郎不秀”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量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而嘲讽、挖苦,有时还对孩子动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不郎不秀”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A.“再”只能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已重复的动作须用“又”。B.“跻身”不合语境,应用“跃居”。两词都有“地位上升”之意,但“跻身”宽泛,一般指上升到某一行列,“跃居”则确指跃升到第几的位置。C.“先意承志”原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此处应改为“设身处地”。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