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2-02 03:30: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荆(kē)拜(yè)督(háng) 没(lù)误(miù)
B.偏(tǎn)腕(è)运(è)染(rú)怯(ruò)
C.火(cù)然(cù)逆(wǔ)铁(wǔ)心(fǔ)
D.伤(chuāng)办(chuàng)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百争流 ( gě )?震 ( chàn )?战 (? lì? )???不(? chì )
B?挥斥方( qiú ) 耀( xuàn)?沉( miǎn )??害 (qiāng )
C?自怨自( yì )?连( zhān ) 商( què?)??句 ( dòu? )
D?寥廓 ( chàng)?慰( jiè?) 巧( xiān )??大 ( nuò? )



3、语言运用题  请以“春天来了”开头,描绘一幅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0字左右)(5分)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记者在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如何确保“秒杀”的高成功率三缄其口,有的甚至以为遇到了来探底的同行而将记者的淘宝账号拉入“黑名单”。
B.去年,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入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C.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万册,作为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有极强的针对性。
D.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圣诞节又爆出一个小学生把孔子当作圣诞老人的笑话。国人的汉语水平江河日下,民族文化岌岌可危。
B.“超女”是中国电视史上—次高明的策划,芙蓉姐姐或许仅仅是一次飞蛾扑火的个人表演,两者之间又是一脉相承的,策划者 (或者当事人) 与观众心照不宣地合谋了一次眼球运动。
C.由于女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导致所教育的孩子尤其是处在启蒙时期的幼儿,受老师的熏染形成一种女性化的特征。
D.一些公共场所的设施在安装、设计上存在不安全因素,又不设任何警示标志,致使一些消费者,甚至是老年人和儿童摔伤或被砸伤。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