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成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晋书·王羲之传》)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1)王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常贤其能,谓曰:“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曰:“吾敢要君?吾年至,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唯相之为,二宜去。”愈又曰:“古之老于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闾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今异于是,公谁与居?且公虽贵而无留资,何恃而归?”曰:“吾负二宜去,尚奚顾子言?”愈叹曰:“公于是乎贤远于人!”明日,奏疏曰:“臣与孔戣同在南省,数与相见。戣为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觉衰老,忧国忘家,用意至到。如戣辈在朝不过三数人,陛下不宜苟顺其求,不留自助也。”不报。明年,长庆四年正己未,公年七十四,告薨于家,赠兵部尚书。
公始以进士,佐三府官,至殿中侍御史,迁江州刺史、谏议大夫。事有害于正者,无所不言。加皇太子侍读,改给事中,言京兆尹阿纵罪人,诏夺京兆尹三月之俸。明年,拜右丞,改华州刺史。明州岁贡海虫、淡菜、蛤蚶可食之属,自海抵京师,道路水陆,递夫积功,岁为四十三万六千人。奏疏罢之。
十二年,自国子祭酒拜御史大夫、岭南节度等使。约以取足,境内诸州负钱至二百万,悉放不收。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始至有阅货之燕,犀珠磊落,贿及仆隶,公皆罢之。绝海?之商,有死于吾地者,官籍其货。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尽没有之。公曰:“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苟有验者,悉推与之,无算远近。”厚守宰俸而严其法。十五年,迁尚书吏部侍郎。公之北归,不载南物,奴婢之籍,不增一人。长庆元年,改右散骑常侍。二年,而为尚书左丞。??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相为之 唯:希望????????
B.尚奚顾子言 顾:考虑
C.绝海之商 绝:横渡????????
D.何月之拘 拘:限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孔戣为人方 正无私的一组是(???? )
①忧国忘家,用意至到?????????????????????????
②事有害于正者,无所不言
③言京兆尹阿纵罪人 ????????????????????
④境内诸州负钱至二百万,悉放不收
⑤苟有验者,悉推与之,无算远近??????????????
⑥公之北归,不载南物,奴婢之籍,不增一人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⑥ ????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孔戣的据理求退,韩愈认为朝廷不应该让孔戣这样的贤人辞官,他上疏请求留用孔戣,但奏疏未能呈上。第二年,孔戣去世。
B.当时明州岁贡淡菜、蛤蚶等物?,从海滨直抵京师。由于扰民甚众,孔戣不惜冒犯朝廷,为民请命,奏请皇上免除明州的进贡。
C.孔戣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的,为官期间,能为百姓利益着想,而且任劳任怨,即使远派岭南,也努力于政务,克己为人。
D.孔戣在担任岭南节度使时,处理海外商贸事宜,既严格地执行法度,以身作则拒绝贿赂,又有人性化的变通,切实为外商利益考虑。?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尚壮,上三留,奚去之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屦来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三月,无妻子之请者,尽没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C?
3.A?
4.(1)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22分)。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
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
吴许升妻者,吕氏之女也,字荣。升少为博徒,不理操行,荣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数劝升修学,每有不善,辄流涕进规。荣父积忿疾升,乃呼荣欲改嫁之。荣叹曰:“命之所遭,义无离贰!”终不肯归。升感激自厉,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寻被本州辟命,行至寿春,道为盗所害。刺史尹耀捕盗得之。荣迎丧于路,闻而诣州,请甘心仇人。耀听之。荣乃手断其头,以祭升灵。后郡遭寇贼,贼欲犯之,荣逾垣走,贼拔刀追之。贼曰:“从我则生,不从我则死。”荣曰:“义不以身受辱寇虏也!”遂杀之。是日疾风暴雨,雷电晦冥,贼惶惧叩头谢罪,乃殡葬之。
酒泉庞淯母者,赵氏之女也,字娥。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杀之。因诣县自首。曰:“父仇已报,请就刑戮。”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缓欲与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免。州郡表其闾。太常张奂嘉叹,以束帛礼之。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踵:接着
B.能弦歌,为巫祝弦:弹奏
C.荣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姑:姑母
D.太常张奂嘉叹,以束帛礼之礼:以礼相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出入之勤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荣迎丧于路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荣乃手断其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解印缓欲与俱亡未得与项羽相见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能表现四位女性“烈女”节操的一组是(???)
①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②遂投江而死
③乃寻师远学,遂以成名
④义不以身受辱寇虏也??
⑤因诣县自首
⑥后遇赦得免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②④⑤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昭在她的兄长班固去世后,奉汉和帝之命继续写作《汉书》并最终完成了此书,她的儿子也因此被皇帝封为关内侯,并官至齐国的宰相。
B.曹娥是一个孝女,其父溺水而亡却不能找到尸首,她沿江号哭,昼夜哭声不断,嚎啕不绝,最终投江而死,表现出了对父亲的孝道。
C.吕荣的丈夫最初爱赌博,不爱学习,她多次流着泪规劝,终于感动丈夫寻师远学,在丈夫遇害后,不向盗贼屈服,保全了自己的名节。
D.赵娥性格坚韧,在父亲被人杀害后,潜藏刀兵,等待了十多年终为父报仇,报仇后又主动去自首,并拒绝禄福长尹嘉释放她的好意。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5分)
(2)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己报也。(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该句话可译成:吕荣常亲自勤操家务,来奉养婆婆。在古代,姑,一般指“婆婆”。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项,“以”前是连词,因为,后是介词,相当于“拿”;B项“于”前是介词“在”,后是介词“向”;C项,“乃”前是副词,于是、就,后是连词,却;D“与”都是连词,和。
小题3:
试题分析:①是说跟从班昭学习读《汉书》,③是说学习终有成就,⑥是说犯罪获免。这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小题4:
试题分析:“她的儿子也因此被皇帝封为关内侯,并官至齐国的宰相”错,原文是说,“到了邓太后临朝听政时,让班昭参与政事的处理。认为班昭很勤勉,特地破例封班昭的儿子曹成为关内侯,官做到齐国的宰相”。
小题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需要注意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翻译时,要把关键字全部译出来。(1)“数”译为“多次”、“诸”译为“以及”、“师事”译为“象对待老师那样”、“号”译为“称呼”;(2)“俱”译为“都”、“物故”译为“病死了”,另外,还要注意“为……所”被动句式和“莫己报”宾语前置句式。
【参考译文】
扶风曹世叔的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又名姬。学问广博,很有才干。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气节品行很好,举动很合礼法。哥哥班固著有《汉书》,可是他的八表和《天文志》还没写完就死了,和帝命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接着写成它。皇帝多次召昭进宫,让皇后诸贵人拜班昭为老师,称她为“大家”。每逢各地贡献珍贵物品,就叫班超写赋赞扬。到了邓太后临朝听政时,让班昭参与政事的处理。认为班昭很勤勉,特地破例封班昭的儿子曹成为关内侯,官做到齐国的宰相。当时《汉书》才出来,许多人读不懂,同郡马融拜伏在阁下,跟从班昭学习读《汉书》,后来皇帝又下诏书叫马融的哥哥马续接着班昭把书写完。
孝女曹娥,会稽上虞人。父亲曹盱,能拉弦唱歌,做过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在县江逆流婆娑起舞迎神,溺水而死,找不到尸体。曹娥年刚十四岁,便沿江号哭,昼夜不断声,十七天后,便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官度尚于江南道旁将曹娥改葬,并替她立了碑以资纪念。
吴许升之妻,吕氏之女,字荣。吴许升年轻时好赌博,不理操行,吕荣常亲自勤操家务,来奉养婆婆。多次劝丈夫读书,每有不好之处,就流着泪规劝。吕荣之父恨女婿不争气,便叫女儿改嫁他人。吕荣叹道:“命该如此,不该离异。”始终不肯回娘家。吴许升感激自励,于是远去找老师学习,后来成了名。不久被本州征召,走到寿春,在路上被强盗所害。刺史尹耀捕盗找到了下落。吕荣迎丧在路,听到消息后便到州里,请求见那仇人才甘心。尹耀同意了。吕荣于是亲手断其头,以祭丈夫之灵。后来郡遭寇贼,贼人想侵犯她,吕荣跳墙逃跑,贼子拔刀追她。贼子说:“服从我就能活命,不服我就死路一条。”吕荣说“:我决不受强盗的侮辱。”于是贼子就将她杀了。这一天疾风暴雨,电闪雷鸣,天色晦暗,贼子惶恐叩头请罪,于是殡葬了吕荣。
庞淯母传酒泉庞淯之母,赵姓之女,字娥。赵娥的父亲被同县人杀害了,而赵娥的三个兄弟,当时都病死了,仇人于是很欢喜地自己庆祝,以为不会有人找自己报仇了。赵娥暗地极为愤慨,于是偷偷地准备刀兵,常常坐帷车来等候仇家。十多年不能下手。后来在都亭相遇,便刺杀了仇人。于是到县里自首。口中说:“父仇已报,请求刑戮。”禄福长尹嘉认为赵娥很有义气,便解下印绶想和她一起逃走。赵娥不肯离去,说道:“怨恨塞心,以致身死,这是妾之名分;结罪审理案件,这是你的常理。怎敢苟且偷生,来曲枉公理法度。”后来遇赦得免于死罪。州郡表彰她所在的闾里。太常张奂嘉奖惊叹,用束帛之礼待她。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小题。??
蔡邕列传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召拜郎中,校书东观。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即收付廷尉治罪。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
①邕(yō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②将命者:侍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辟:被征召
B.切敕州郡举邑诣府诣:主旨
C.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却:后退
D.搢绅诸儒莫不流涕搢绅:官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B.蔡君向来,至门而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C.比往而酒以酣焉。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D.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小题3:翻译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12分)
①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4分)
②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 (4分)
③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1)蔡
本题解析:
小题1:诣:到、往
小题1:A在;B却/而且;C同“已”已经/因为;D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
小题1:(1)文句大意1分,“自非”1分,“解襟带”1分(2)“穿凿”1分,“以”1分,“谬”1分。(3)“为……所”1分,“遽”1分,“具”1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