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文化经典阅读(6分)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①成;十二月,舆梁②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解】①徒杠:可供人行走的小桥。②舆梁,能够行车马的桥。
【小题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产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帮助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在孟子看来,这只是小恩小惠,不知道为政之道,不值得过分称赞。
B.孟子认为,为政者要用手中的权力把桥修好,使百
姓没有过河的烦恼,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否则就属于治标不治本。
C.如果十一月份修好走人的桥,十二月份修好行车的桥,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因此为政者要有前瞻性,事先考虑好问题的解决方法。
D.孟子认为子产那样治理国家,虽然仁惠,却不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也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不值得提倡。
【小题2】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孟子“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选C项。“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2)落霞与孤骛齐飞,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逍遥游》)
(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长恨歌》)
参考答案:(1)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
(2)秋水共长天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背诵默写(7分)
小题1: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4: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小题6: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小题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
小题1:亦足以畅叙幽情
小题2:余则缊袍敝衣处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要注意“幽”的准确记忆;小题2注意“缊、敝”的字形;小题3注意“霜”的准确记忆;小题4注意“茝”字的形旁;小题5注意“予”字的准确记忆;小题6注意“晏”字的形旁;小题7注意 “喧豗”准确记忆。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家》)
B.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红楼梦》)
C.在大街的尽头,一处黑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怀古》词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下阕怀周瑜,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诗人面对早生的华发,自斟自饮,悲伤无法释怀。
B.《书愤》运用对比的手法,从立志报国的早年写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抒发了当年的抱负和今日的感慨,充满悲愤和无奈,于是决心归隐山林。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了辛弃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词语言风格明快晓畅,通俗易懂。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词,不仅使诗歌具有音韵美,更增强了环境的凄清气氛,加强了凄惨、忧伤的情感。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诗人最后一尊还酹江月,与天地共饮,用一种豁达的胸怀消化自己人生的遭遇。B诗人并没有决心归隐山林之意;C诗中处处用典,语言风格不属晓畅易懂。
考点: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