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2-02 03:47: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文化经典阅读(6分)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①成;十二月,舆梁②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解】①徒杠:可供人行走的小桥。②舆梁,能够行车马的桥。
【小题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产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帮助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在孟子看来,这只是小恩小惠,不知道为政之道,不值得过分称赞。
B.孟子认为,为政者要用手中的权力把桥修好,使百姓没有过河的烦恼,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否则就属于治标不治本。
C.如果十一月份修好走人的桥,十二月份修好行车的桥,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因此为政者要有前瞻性,事先考虑好问题的解决方法。
D.孟子认为子产那样治理国家,虽然仁惠,却不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也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不值得提倡。
【小题2】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孟子“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的理解。(3分)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2)落霞与孤骛齐飞,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陈情表》)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逍遥游》)
(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长恨歌》)



3、其他题  背诵默写(7分)
小题1: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小题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4: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小题6: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小题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鸣凤刚离开,觉民来告诉了事情的真相,觉慧急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太迟了。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家》)
B.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红楼梦》)
C.在大街的尽头,一处黑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怀古》词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下阕怀周瑜,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诗人面对早生的华发,自斟自饮,悲伤无法释怀。
B.《书愤》运用对比的手法,从立志报国的早年写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抒发了当年的抱负和今日的感慨,充满悲愤和无奈,于是决心归隐山林。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了辛弃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词语言风格明快晓畅,通俗易懂。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词,不仅使诗歌具有音韵美,更增强了环境的凄清气氛,加强了凄惨、忧伤的情感。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