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2-02 03:53: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东方的精神思想可以“静观”二字代表之,儒家、佛家、道家都有这种倾向。
②这种东方的“静观”和西方的“进取”实是东西文化的两大根本差点。
③佛家还有“寂照”两个字描写他。
④东西虽对流,其原因不同。
⑤一是流动趣静流,一是静流趋动流。
⑥我们了解他们的本质和动因,然后才有确当的批判,才许以相当的价值,不至于趋向极端了。

A.①③②④⑤⑥
B.④⑤①②③⑥
C.④⑤⑥①③②
D.④⑤①③②⑥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
②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
③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④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
⑤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
⑥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

A.④⑤②①⑥③
B.④②⑥①⑤③
C.②④⑤①③⑥
D.②③①⑤④⑥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对课文及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和中国现代作家杨绛的散文《老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在不幸的命运中都表现了小人物们人性人格的光辉。
B.《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的。“左传”的“传”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C.《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记叙自己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由于写在诗集的后面,故命名为“后序”。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
D.《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写的一篇墓碑记,赞颂了五义士面对强权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高度评价了五位义士为首的群众抗暴斗争,其中“大阉亦逡巡畏义”“钩党之捕遍于天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都是由于“五人之力”。



4、单选题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传统的礼仪规范,特定场合、特定对象就有特定的说法。下面各项加点词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父亲六十大寿,儿子晓刚给父亲送了一个花篮,并附了一张帖子,上面写道:“犬子晓刚祝父亲大人生日快乐!”
B.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惠赠的,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它。
C.学生黄潇的父亲援外归来,为了感谢黄潇的班主任金老师两年来对黄潇的关照,决定请金老师吃一顿饭,托黄潇给金老师带了一张便条:金老师,为表谢意,想请你来家吃一顿便饭,今托令郎黄潇带便条一张,不成敬意。
D.老王在街上碰到了女儿的英语老师,想咨询一下女儿报考外语院校的问题,还没说两句就有人打电话催老王去开会,他对老师说:“明天请到我府上详细谈谈”。



5、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照下面的示例,另立一个话题,写一段话。(4分)
开放与封闭,两个世界,两重境界。开放,如流动的溪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封闭,如一潭死水,终究会变质干涸。
         ,两个世界,两重境界。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