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2-02 04:01: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雷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创作的《雷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全剧所有的情节都浓缩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集中在周公馆的客厅和鲁贵的家中发生。
B.《雷雨》情节线索纵横交错,周萍同繁漪、四凤两人的感情纠葛是明线,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是暗线。两条线索并存,彼此交织,扣人心弦。
C.鲁大海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形象。他直爽、质朴,头脑清醒,作为工人代表,和周朴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显示了反抗精神。
D.鲁侍萍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不幸的遭遇仍未使她觉醒,对周朴园始终抱有幻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____,____,____,____。唯有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才算得上又富又强的人。
①能否在精神上坚定地保持同步富裕
②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
③主要还得看他在物质富裕的同时
④决不能单凭他拥有金钱的多少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在下列诸多义项中哪能一个是“析”的本意?为什么?请结合所学的造字法知识加以解释。
①砍伐、劈?????②分、分开?????③解除
④分析、剖析???⑤通“皙”,指肤色白
答:


参考答案:①,因为“析”是会意字,(1分)从木从斤,木为树的象形,斤为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除历史杂志外,痛快淋漓的战国小说也风靡一时,新锐作家和田龙的战国小说《傀儡之城》,成为时下日本最热门的历史小说。
B.他们曾经写下世界上最脍炙人口的戏剧、小说和诗歌,他们大多是举世闻名的小说巨匠和文学泰斗,然而在他们天才作品的背后,却有着无数的挫折与艰辛。
C.北京工商大学化学系的毕业生们在乘坐火车去北戴河的旅途中,遭遇了被“要求集体让座”的尴尬,列车员解释说集体让出的座位是给相关领导的,这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D.英国《泰晤士报》就国务院新闻办邀请外国记者前往灾区采访一事发表评论说,这样的开放程度在中国以往的突发事件报道中千载难逢,传媒的坦诚程度令世人吃惊。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要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那些   国际反华势力者大胆的说“不”。
(2)这件事情来的太   了,他    转过头说:“怎么了,你?”
① 团结    ② 勾结    ③ 突然      ④猛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团结、结合、勾结: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团结”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褒义词。“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中性词。“勾结”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互相串通、结合,贬义词。
突然、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