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2 04:03: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辛酸   居中调停   文眉   闻过则喜
B.贸然   各书己见   明晰   晨露未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大李慌忙站起身来说:“小米,你千万别再李大爷李大爷这么叫了,我听着不自在。哟,找你李大爷什么事……嘿,你瞧,把我也绕进去了。”
B.雪灾过后,财政部会同民政部紧急安排下拨河北、山西两省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各1000万元。这笔资金将重点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包括公路和铁路滞留人员)和倒塌住房恢复重建补助。
C.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
D.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欧盟谴责中国处决乌鲁木齐“7·5”事件罪犯答记者问时说,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公正、公开审判、将罪大恶极者绳之以法,是中
国的司法主权,任何外方无权干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李大爷李大爷”应加单引号;B.括号应该放在“受灾群众”后面;D.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
B.③⑥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④③②①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⑤①两句谈的都是网络阅读在文字图像等内容方面的特点,联系紧密,由此可以排除AD两个选项。⑥句提到的三个特性和②句的“沟通交流”十分连贯,由此可以排除B,选择C。语句衔接题是近几年中考中一种常见的题型,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它也是考查学生语言感知和理解力的一种形式,难度较大,备考时多加注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肖像(xiào) 抹布(mǒ)安步当车(dàng)
B.悼念(dǎo)装帧(shēn)厉兵秣马(mò)
C.模拟(nǐ)省亲(xǐng)不着边际(huó)
D.媲美(pì)扁舟(piān)称心如意(chèn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A.抹mā?? B.悼dào?? D.称chèn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凡事      。特区政府对此次“占中”违法活动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并不意味着          。连日来香港社会市民遭受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已历历在目,这极少数“始作俑者”应当也必须       。惟有让极少数组织策划者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才能有效防止一些人以身试法、胡作非为。


参考答案:【答案】①都要依法 ②极少数组织策划者就会逍遥法外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