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2 04:22: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非异也
B.或师焉,或
C.虽有槁
D.能无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生”通“性”B“不”通“否”C“有”通“又”,“暴”通“曝”。通假字有同音通假和形声字通假,平时注意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何”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形容词前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B.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复音虚词何如怎么样、什么样)
C.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哪里、什么)
D.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然而,转折连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你的,代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厉王虐,国人王谤:公开批评、指责
学不可以已:自己,引申为“自私”
B.望西山,始指之异:不同寻常
是故贵无贱,无长无少无:不论
C.召公谏厉王谤弭:听从,接受
六艺经传皆习之通:通晓,精通
D.圣人无师常:经常
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参:检查对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C弭:消除,阻止/通:普遍;A已:停止;B异:以之为异,感到奇异;D常:固定的。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句子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每当读到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心情异常激动,仰望故乡的明月,不禁潸然泪下,心中默念:“无论身在何地,我对你的__始终不变。”
(2)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来自异地的汶川灾民来到映秀镇参加纪念活动,一见面,他们????问候,彼此拥抱,四目凝视。面对重建的美好家园,他们一定能感觉到????之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
(3)如果只为一点小小的成绩就???,那你不但得不到别人的赞美,反而会让人嗤之以鼻。

A.情感互相互相踌躇满志
B.感情相互相互踌躇满志

C.感情互相相互自鸣得意
D.情感相互互相自鸣得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感情”的主观色彩较重、较强烈,还可以表示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情感”就不能。“互相”和“相互”均可用作副词作状语,但“相互”还可以用作形容词作定语,“互相”则不能这样用。“踌躇满志”的感情色彩为褒义或中性词,“自鸣得意”则为贬义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B.今年二月,一名宁波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C.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独特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八字还没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倪。B项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C项“引而不发”指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D项 丰姿:风姿,风度姿态。绰约:柔美的样子。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神采飘逸。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