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十)
2017-02-07 18:04: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他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
B.我们中学生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生活观点不同的同学也应该坦诚相待。
C.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尽管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D.在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代表们说:在扶贫助教期间,农民们向我们吐露了心声,农民们的话对我们基层干部很有感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B 成分残缺,“和”的前面缺少一个介词“对”。 C关联词搭配不当。 D主客体关系颠倒,应改为“基层干部对农民们的话很有感触”)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wān)肉(zhàn)酒两(xī)暴虎(pínɡ)河
B.熟(niǎn)拔(zhuó)首(yǔn)茕茕立(jié)
C.曲(gōnɡ) 纸(yuān)接(sǔn)一字之(chà)
D.(fēi)鱼膨(zhàng)舌(zé)清肺腑(qì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两栖qī; B稔rěn;C一字之差chā
点评:本题所选字大都来自于课文内,且大多数是来自课内文言文,所以考生应该清楚,文言文中一些至今还常用的字也是“现代汉语常见字”,学生不能忽视。另外“暴虎冯河”还是非常见成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是

A.司马迁--西汉--《史记》--经传体通史
B.蒲松龄--明朝--《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
C.雨果--英国--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
D.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玩偶之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6分)
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远山,如沉沉夜空。
???????????????????????????????????????????????????????????????
???????????????????????????????????????????????????????????????


参考答案: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请你在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必修2中选一首现代诗(中国、外国的均可),参加佛山市举行的“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活动。要求:突出该诗亮点,语言简明连贯、有吸引力,不超过50字。(5分)
推荐的诗名:《??????????????》 (1分)?作者:????????????(1分)
推荐辞:????????????????????????????????????????????????????????????
?????????????????????????????????????????????????????????????(3分)


参考答案:⑴准确写出诗歌名称、作者各占1分;多、漏、错字均不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在考查语言简明、连贯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准确、鲜明、生动。就是根据题干要求,推荐辞应准确点出所推荐诗歌的最基本内容或特点;表达的观点要明确不含糊,表达的色彩要分明,即要突出你喜爱的原因;语言表达还要具体、形象可感,让读者根据推荐辞就能判断出是该首诗歌。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