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07 18:08: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己欲立而立人
A.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B.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C.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耻:以……为耻,其余使动用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 (    )
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D.缇骑按剑而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表并列关系,一般可不译,或者译为“又”;其余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1年8月15日晚,苏格兰最大的剧院爱丁堡节日剧院掌声雷动,演员已经变换了各种队形谢幕,掌声依然经久不息。《牡丹亭》的炫目程度盖过了开幕音乐会《天堂与仙子》。除“论整齐划一谁也比不过中国舞蹈演员”一类褒扬中略带揶揄的评论之外,当地媒体对《牡丹亭》、韩国喜剧大师吴泰锡执导的《暴风雨》、台湾吴兴国的《李尔王》给出不分伯仲的四星级评价。剧评人哈普特对《牡丹亭》的80后编舞费波更是有溢美之词:“费波赋予《牡丹亭》芭蕾舞观众所能感受的所有美。”

A.炫目
B.揶揄

C.不分伯仲
D.溢美之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D.“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辞,这里是贬词褒用。A.“炫目”,光彩耀眼。符合语境。B.“揶揄”,嘲笑,讥讽。符合语境。C.“不分伯仲”,不分上下,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文言词语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山巅崖限当道者 (像门槛一样)/ 名词用作状语
B.正则尤景(端正的)/形容词用作名词
C.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装)/ 名词用作动词
D.以疏为美(稀疏的)/ 形容词用作名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形容词用作名词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青年人富有理想和负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_____是优点。___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____把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____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___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参考答案:也/更;但;只有;才;如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