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7 18:30: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春秋战国时期,酒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因而有的酒肆为了招引更多顾客,还高高地挂起了酒旗。
①由于当时饮食业的兴盛,同行之间已产生了竞争
②《墨子》、《韩非子》中也都讲到酤酒之事
③可见当时卖酒、买酒已是普通之事了
④《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酤酒、市脯不食”
⑤不吃买来的肉
⑥说他不饮市上买来的酒

A.③①④⑤⑥②
B.④②⑤⑥①③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⑥⑤②③①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句子的连贯,一定要注意句子前后的衔接。最后一横线后的句子前有“因而”,①句前有“由于”一词,所以①句应放在最后。由此,就可以排除AB两项,答案只能从CD两中选。③句前有“可见”一词,“可见”表得出结论,因而不可能放在句首,故排除C,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语言表达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语言表达要做到前后衔接通畅,文从字顺,辞意畅达。具体说就是能调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话题统一,鲜明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华治史的特长不在其获取史料的能力,而在其对史料解读时所显露出来的悟性。他能见微知著,通过细碎的史料洞彻历史的真相。
B.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
C.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D.宋远方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翔实的事例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对大会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解读,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此句用于存着不卖,似是而非。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3个字。(4分)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答:??????????????????????????????????????????????????


参考答案:冷漠?道德?法律?价值观 (4分,每点1分,语序可调整,但用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段是说冷漠导致道德丧失,还有法律和价值观的作用,第二段说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在压缩到词语就是“冷漠、道德、法律、价值观” 运用拨皮法(段压缩成句,句压缩成词)逐渐压缩成词语。
点评:此种题型是近几年经常考查的类型,难度较大,考生易失分,要逐一缩小范围,归结到词语上,可以不是连缀成句的词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最       人心的一幕,不是导弹横飞炮声隆隆,也不是巴格达的火光冲天,而是伊拉克平民的悲痛、愤怒和呐喊。
②他的演唱技巧,经过长期        ,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③她在生产上不断地            定额,成为我厂的技术尖子。

A.震撼磨炼冲 破
B.震动磨炼突破

C.震撼锤炼突破
D.震动锤炼冲破


参考答案:【答案】
C


本题解析:【解析】
[①“震撼”的程度比“震动”要重,用“震撼”更能表现伊拉克平民的表情和举动对“人心”的影响巨大。②“锤炼”比喻经过实践反复琢磨使精炼、纯熟;“磨炼”比喻在艰苦的环境中反复锻炼使思想意志性格更加坚定刚强。本句是说他的演唱技巧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琢磨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的,该用“锤炼”。“演唱技巧”不属于“思想意志性格”方面。本句也不涉及“艰苦的环境”,因此,不该用“磨炼”。⑧“冲破”所带的宾语大多是表示束缚的词语,如“战线”、“障碍”、“牢笼”、“观念”、“枷锁”、“习惯势力”以及“水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雏形  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B.宣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鱼人之利
C.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寒暄  众口铄金  开门缉盗  山雨欲来风满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消→销;B鱼→渔;D缉→揖。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考点..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