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07 18:59: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4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是由客观景物的客观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①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
②“意境”是一个由“意”和“镜”相结合的美学范畴
③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
④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⑤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⑥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答:?????????????????????????????????


参考答案:①⑤②⑥③④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语句衔接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句意上前后呼应,二是句式上前后照应。从句式上看,这其中有两个关联词“既是…也是…”和“是…也是…”,②⑥谈的都是美学,故排在一起,①⑤排在一起,而⑤中的“最高境界”照应前文的“最大特点”,故①⑤排在开头,紧下来②⑥在中间,③④排最后。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进入岳麓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会产生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B.湘西凤凰是湖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历来就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境内人文史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不胜枚举。
C.联通版iPhone 4S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
D.国务院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星罗棋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用于此处恰当。A项歧路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此处语境不合;C项乐此不疲:因为酷爱做某事而不觉疲倦。形容对某事酷爱而沉浸于其中。不合句子要表达的语意;D项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对象不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孩子会对未来产生恐惧,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策划未来造成的,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
B.太空旅行,这个几十年前还属科幻的人类梦想,近两年已经因几位非职业宇航员的上天而成为令世人羡慕的现实。
C.上海“抱抱团”的首演,即便打出了“拒绝冷漠”、“免费拥抱”的温情招牌,但在露面不久便被警方温和地劝散了。
D.随着人类文明和法治的进步,这种野蛮的带有强烈的复仇主义色彩的惩罚方式早已被现代社会所抛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策划未来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将“造成的”删除;C项中关联词语“即便”与“但”搭配不当,可将“即便”改为“尽管”;D项中“所”赘余,应删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要在菜园坝与铜元局之间修建长江大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桥会
修成什么样?修建期间的交通怎么办?
B.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
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
C.长效的环境保护究竟靠什么来维持?除了重塑我们的环境伦理观念,纠正我们长期
以来错误的生活方式,不会有其他的出路。
D.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墙》就是这种思想的最
好的注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这里的两个问句都是“关心”的宾语,属于无疑而问,不用问号)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dàng)真利(xī)(jǔ)丧(nìng缺毋滥
B.牵(chè)信(qiān)灰(jìn)(huì)人不倦
C.(dì)听(kuī)视(shuā)洗(zhuó)尔不群
D.抚(xì)昏(jué)(zhào)唤间不容(f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笺jiān,C 涮shuàn,D恤xù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