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理解、分析文言句段》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2-07 19:16: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的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 A、削月割,以趋于亡——辞楼下殿,来于秦
B、于其身也,则师焉——幽壑之潜蛟
C、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假舟楫者,非能
D、山之高而止——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



2、单选题  下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B.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C.若牛马之饮于溪????????????????
D.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洎牧以谗诛????????????????????????????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吾又何能为哉??????????????????????????



3、单选题  与“函封之”中的“函”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 ] A.夜缒而出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太子迟之
D.其人居远未来



4、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①沛公霸上。? ②常以身蔽沛公。③范增数项王。④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之。 ⑦心悦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妻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1)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活用现象
使十人之而一人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 夫杨,横树之即生
B.树易生
C.逆旅父答曰
D.行贤而去自贤
4、 翻译句子
(1)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妻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