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鹏之徙于南冥也 B.于——急于星火 访风景于崇阿 C.以——臣以供养无主 但以刘日薄西山 D.见——慈父见背 遂见用于小邑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与”字,全用作介词的一组是
[???? ]
①与前世而皆然兮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③无乃尔是过与
④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⑤失其所与,不知
⑥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⑧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③④⑥⑧
D.④⑤⑥⑦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B、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C、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4、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各题。(31分)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
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衔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小题1:柳宗元分析韩愈被众人视为“狂人”的原因是(???)
A.不顾流俗
B.写了《师说》
C.好为人师
D.抗颜为师
小题2:下列对“蜀犬吠日”“粤犬吠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A.借两个事例,揭示出当时贵族阶层压抑打击勇为人师者的嚣张气焰。
B.作者借此抒发了倡导古文运动者的愤激沉痛的思想感情。
C.这是用类比手法讽刺士大夫之族无知无识,少见多怪的恶劣行径。
D.作者借此表达自己不愿接受像蜀越犬之类的家伙们的吠噬。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作者认为自己学识浅薄,不足为人师者。
B.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流弊。
C.表明自己不愿像韩愈那样为师而遭嫉。
D.肯定韩愈敢冒犯流俗,收招后学的精神。
E.表述自己不愿做被孟子批评的好为人师的坏榜样。
F.劝勉韦中立要有找闹取怒的思想和精神。
小题4:下列句子中的“相”与“书云欲相师”中的“相”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小题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仆道不笃深厚
B.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C.至无雪乃已停止
D.顾吠者犬耳看见
小题6:这段文字与《师说》有相同之处,都指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批评了 ??????????????????????????的不良社会风气。(用《师说》中的原话)(4分)
小题7: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 者?几?人?而?谁?敢?衔?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2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译文:???????????????????????????????????????????????????????????????????
(2)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译文:???????????????????????????????????????????????????????????????????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
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
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谓不忝尔祖矣忝:辱没
B.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礼:以礼相待
C.时竺超民执义宣执:掌管
D.而旋与佐吏分之旋:随即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3分)(???)
①修之潜谋南归?
②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③而遣使陈诚于帝
④复欲率南人窃发
⑤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⑥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使他无功而返,最终朱修之又杀了义宣。
B.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C.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