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07 19:24: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鲁迅,原名_______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____________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参考答案:周树人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惩(chuāng)颓(pǐ)舔(shì)风尘仆仆(pǔ)
B.长(gāo)遒(jìn)力(lù)人为刀(zǔ)
C.写(zhuàn)薄(fēi)婆(suō)引高歌(hánɡ)
D.解(pōu)拜(yè)漫(sù)咄咄逼人(du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项,风尘仆仆(pú);仆,为多音字,作“行路劳累的样子”之意时,读pú,故排除A;B项,遒劲(jìng),强劲有力;刚健有力。多指书画的运笔笔格遒劲;劲,为多音字,作“坚强有力”时,读jìng ;C项,菲薄(fěi)。菲,为多音字,作“微,薄”之意时,读fěi,故排除D;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40字。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C.我每次见他,他都意兴阑珊地讲近来的垂钓经历,又问我有什么好的钓点没有,末了自然还要邀我下回同去。
D.养老险保费较高,选择不当,很容易成为经济负担。因此,专家指出:选择养老险,要点之一就是量入为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量入为出”意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符合语意。A.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B.始作俑者:带头做坏事的人。与语境不符。C.“意兴阑珊”是兴致将尽的意思,与语境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走在城墙上,俯视秋天的大明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惟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
B.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创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C.在排球比赛中,十六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D.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水平落后,这不是新闻;尽管从过程看,昨日清晨的那场欧洲冠军杯大战称不上经典,但仍足以令中超显得相形见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无所不用其极: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手段都使得出来,贬义,不合语境。C. 前仰后合:形容大笑、疲倦、醉酒时,身体前后晃动。D.“相形见绌”中已含有“显得”之意)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