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7 19:32: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多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B.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们学过的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C.苏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被贬黄州后创作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为人称颂。
D.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春》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课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被文学界称为《小红楼梦》的《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书中相关文字记载,是钓鱼岛主权归我的新证。
B.最近,“中国式过马路”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引发了人们热议和思考。网友口中的“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违规现象在我市怎样,原因何在,又该如何根治这一现象?
C.当被问及“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关注度的问题时,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查建英一语中的地回答:“别只看它很闹的外表,形式里边是触及灵魂的。”
D.围绕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是否可以豁免而使其公司无须遵守港交所现行上市规则的问题,一场激辩正在展开:阿里巴巴实施的“合伙人制”是墨守成规?还是拥抱创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将“小红楼梦”的书名号改为引号。B.连续问,“在我市怎样”“原因何在”两句的后面均应用问号。另外,“中国式过马路”既然是“一词”,后引号就要加在“路”的后面。句中使用正确。D.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电动车车主要考驾照的消息一传出,立刻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街头巷尾,闹得纷纷扬扬。
B.新华社评出的2009年度十一大热点人物,职业不同,性格各异。他们的不同表现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
C.据说,奥巴马夫妇是苏珊大妈的粉丝,欲邀请苏珊大妈赴白宫演出,而苏珊大妈以害羞为由,迟迟不肯前去,成为白宫的不速之客。
D.上海房价骤增,到2009年12月7日每平米已经超过2万元,这令普通百姓叹为观止。他们只好把目光转向价格相对便宜的城乡结合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纷纷扬扬形容雪花、树叶、花瓣等多而杂乱的样子。不速之客是指没有被邀请而到来的客人。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 style="WIDTH: 489px; HEIGHT: 85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489">A.凶(sù?mǐn?)
B.茕茕孑立(qióng?jié)
C.刘病日(dǔ)
D.臣孤弱(mǐn)????????? 终兄弟(xiān)
除臣马(xiǎn)
岂敢盘(huán)
诏书峻(qiè)??? 近(jī?qiǎng)
犹蒙育(jīn)
庶刘幸(jiǎo)
西山(b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劳凯声教授指出,我们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即在个人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了。
(1)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是:(不超过25个字)
答:
(2)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有效措施是(不超过20个字)
答:


参考答案:(1)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不强,开放性所带来的信息的泛滥。(2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