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
①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09年为5.6册。20年只增加了不到1/2本。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农村人均图书消费在20元左右,城市大概是其2倍。尤其是一般图书的消费,城市所占的比重达到90%。与此相对,农村图书市场持续萎缩。据统计,2001年城乡图书零售比为74∶26,2009年为82∶18。
②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千元,让他们在生活之余拿出几百元来买书是不现实的。图书营销渠道也不健全,县以下的书店大都不卖书了,农民为了买一本书跑上几十里路很常见。
③据调查,对于目前的图书价格,有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有31.8%的读者认为图书价格合适。因此,有人认为,书价太高是阻碍我国人均购书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不这么看。这30年我们的收入增长了50倍,但图书价格只上涨了20倍至30倍。1980年我们看一场电影是0.15元,现在一般是50元,上涨了300多倍。和国外图书相比,我们的书价只有人家同类图书的1/3或1/5。偏低的书价自然难以激励人们写书著述。原创的优秀图书太少了。
④计划经济时代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阅读付费的习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的读者。有人建议,国家可分别对“上游创作,中游发行,下游零售”,均给予相关税收政策的倾斜。此外,政府、媒体、家庭、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阅读,提高人们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观念改变了,图书消费自然就会上去。
小题1:从第一段看,我国的“阅读尴尬”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
????????????
??????????
?????????
小题2:试概述关于书价的反方观点及其理由。(5分)
??????????
???????????
??????????????
小题3:依据本文,为增加农村的图书消费,你有什么合理建议?(6分)
???????????
????????????
????????????
???????????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项中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殒落桑葚偕行夙兴夜寐
B.洵美纯粹驰骋糜有朝矣
C.谗言磐石坚韧乌雀南飞
D.慷慨遵循
3、单选题 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
②阳光融化了河水,细雨润泽了山色,???????????????,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A.①终于被他的父亲带走了。②春风把柳枝吹绿了。
B.①他的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②春风把柳枝吹绿了。
C.①他的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②春风吹绿了柳枝。
D.①终于被他的父亲带走了。②春风吹绿了柳枝。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用我们的话说,购买“美国货”条款简直就是个违背社情民意、罔顾阶层感情和国际友谊的“坏典型”。这种天怒人怨的东西,通不过才正常,通过了就太不正常。
B.赵本山让东北的“二人转”火遍了大江南北,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地方剧种的威力。据统计我国现今有360余种地方戏剧,但在最近30年里却消失了近百种。究竟是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地方剧了?还是我们抛弃了地方剧?“二人转”的成功奇迹能否在其他的地方剧身上重现?
C.NBA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
D.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
5、填空题 注字音。
荷花淀______??撅嘴______????篾席______
灰烬______????? 苔藓______????股肱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