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2-07 19:53: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意气勤勤恳恳
B.余久卧病无聊

C.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单选题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并列
B.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借隐蔽的小道
C.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停止,罢了
D.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暗中探听,窥伺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著述,可谓叠床架屋。要想再写出点新意,那实在是难而又难的事情。
B.但凡是争论,争论的一方为自己声辩,绝对无可厚非,而且应该提倡,否则,大不利于百家争鸣气氛的形成和学术的发展。
C.国务院决定于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D.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4000亿美元,来自美国和其他方面希望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潜在危险。



4、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点线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刽子磨旗、提刀:摇旗;
②锣三下:戏剧称角色动作叫“科”,与传奇中的“介”相同;
行动些:行动起来;
④我窦娥向哥哥有句言:这边,那边,这里那里;
⑤不提防刑宪:拷打;
兀的不痛杀我也:这;
⑦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每每,常常,往往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⑦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⑦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大中城市居民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5万元左右的三口之家,要将一年的生活费用控制在3万元以内,才有可能________2万元的子女教育费。
(2)1955年,13名优秀队员准备开赴西沙群岛进行资源________和敌情侦察,为保卫收复和开发建设西沙群岛做好战备。
(3)李小鹏从小受父母自立自强思想的________,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科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A.节余 勘察 熏陶
B.结余 查看 熏染

C.结余 查看 熏陶
D.节余 勘察 熏染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