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7 19:58: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札币值闭和线路庇荫子孙
B.法记恭维躬逢奇盛归真返璞
C.沟壑黑墓急转直下克敌致胜
D.耐烦癖好是非曲直曲突徙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和”为“合”,B项“记”为“纪”,“奇”为“其”;C项“墓”为“幕”,“致”应为“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实惠拾人牙慧滑稽无机之谈
B.记账为虎作伥激励厉行节约
C.躬行事必恭亲渔利坐受渔利
D.急躁戒骄戒躁黄梁余音绕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无机之谈”应为“无稽之谈”,C项中“事必恭亲”应为“事必躬亲”?D项中“黄梁”应为“黄粱”。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还指出,国务院批评石油部主要领导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是造成“重庆井
喷”事故的原因之一。
B.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
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
C.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D.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
关系到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批评”前加“所”,“批评”后加“的”;B项中“出版物”和“杂志”是包容关系,不能并列;D项“走出”后缺少宾语“的困境”。)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仿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6分)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在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我梦想:???????????????;我梦想:???????????????????????????????????????????????


参考答案:我梦想来到北国的草原,在洁白的云朵下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的结构,这一点不难。其次要正确选用诗句,并将所选诗句的环境与给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如“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静美,"溪上桃花无数"的淡雅……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怨(mán)果(pǔ)洗室(guàn)长短叹(xū)
B.逐(jué)发(bèng)击手(jū)瓜熟落(tì)
C.菜(zhái)本(shé)腹产(pāo)因废食(yē)
D.湖(pō)铜(xiù)入场(quàn)着手成春(zhu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脯(fǔ)B蒂(dì)C剖(pōu)。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音近字是高考字音题的常考内容,识记时可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1、音义结合法。多音多义字的复习应该把读音与字义结合起来。2、联想法。对于具有相同声符的形近字可以运用“联想法”把它们组合起来记忆。3、推断法。所谓“推断”法,就是根据已知的词语读音来推断未知词语的读音,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并列结构的词语。4、记少不记多法。应遵循记少不记多的原则。一些字的读音记住少数,可以推断多数。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熟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