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2-07 20:02: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教学方法看,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是让学生啃大量的书本,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学习很刻苦,???????????????????????????????????????????;但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学生们也热衷于讨论和辩论,在讨论和辩论中取得进步。这是一种跳跃式的学习方法。
①这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方法??????????????②基础打得比较扎实
③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孩子??????????④基础训练显然不够扎实
⑤正确和谬误纠缠在一起????????????????⑥学生的知识体系漏洞百出

A.①④③②⑤⑥
B.②①③⑥④⑤

C.④①③②⑤⑥
D.②①③④⑥⑤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外,上海世博会还会对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有联动效应,旅游、酒店、会展、物流等服务业将受惠最多,并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面对目前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这是我们立足中国国情的阶段性特征,面对中国内部经济刺激计划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科学决策的关键。
C.心理学家分析“偷菜”现象时说,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心理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得以满足,而且朋友间的交往模式也因此变得简单而富有趣味。
D.此次主帅选拔是按照中国足协各级国家队教练员竞聘工作,经过报名和公开竞聘,在专家组讨论提出候选人名单的基础上进行的。



3、语言运用题  “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小题1:有一次,马克· 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想与这位夫人套近乎,对她赞美道:“您真漂亮。”可夫人将了他一军,高傲地回应:“可惜我实在无法同样赞美你。”让马克·吐温讨了个没趣。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笑笑说:“夫人只要像我一样说假话就行了。”
马克·吐温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李媛走进教室,习惯地用餐巾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张婧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李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后面的垃圾篓。
张婧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惊谔倒计时凤毛麟角飞扬跋扈
B.妨碍和事老化妆舞会伏案疾书

C.厮打圆珠笔粗制滥造疯言疯语
D.倒腾热乎乎礼义廉耻自我作古



5、语言运用题  近两年来,继“博客”、“播客”、“闪客”、“换客”、“彩客”等之后,互联网及报纸杂志上又悄然出现了专门以“晒××”为能事的又一新客——“晒客”。根据语境,仔细揣摩下列句中“晒”的含义。
①房价飞涨数字历历在目,业主攀比,网上“晒”房价。
②记者近日在青岛一家房产论坛上发现,一些小区业主群里正流行“晒房价”,新老业主在网上公布出买下房子的价格,相互进行比较。
③父母上网“晒”孩子周末安排。
?????????????????????????????????????????????????????????????????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