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宋仪望,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禁火葬,创子游祠,建书院,惠绩甚著。征授御史。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疏留中。已,陈时务十二策。巡盐河东,请开桑乾河通宣、大饷道,言:“河发源金龙池,下甕城驿古定桥,会众水,东流千余里,入卢沟桥。其间惟大同卜村有丛石,宣府黑龙湾石崖稍险,然不逾五十里,水浅者犹二三尺,疏凿甚易。曩大同巡抚侯钺尝乘小艇赴怀来,历卜村、黑龙湾,安行无虞。又自怀来溯流,载米三十石达之古定河,足利漕可徵。”时方行穵运〔注〕,率三十石致一石。仪望疏至,下廷议。兵部尚书聂豹言:“河成便漕,兼制敌骑。”工部尚书欧阳必进言:“道远役重。”遂报罢。
仪望寻省母归。还朝,发胡宗宪、阮鹗奸贪状,鹗被逮。二人皆严嵩私人,嵩由是不悦。及受命督三殿门工,嵩子世蕃私贾人金,属必进俾与工事,仪望执不可。工竣,叙劳,擢大理右寺丞。世蕃以为德,仪望请急归,无所谢,世蕃益怒。会灾异考察京官,必进迁吏部,遂坐以浮躁,贬夷陵判官。嵩败,擢霸州兵备佥事。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进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与总兵官戚继光合兵破倭,因列海防善后事。诏从其请。隆庆二年,吏部尚书杨博欲黜仪望,考功郎刘一儒持之,乃镌二秩,补四川佥事。四迁大理少卿。
万历二年,张居正当国,雅知仪望才,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奏减属郡灾赋。海警稍定,将吏讳言兵,仪望与副使王叔果修战备。倭果至,御之黑水洋,斩获多,进右副都御史。先有诏雪建文诸臣,仪望创表忠祠祀之南京。宋忠臣杨邦乂,仪望乡人也,葬江宁,岁久渐湮,仪望为封其墓,载其祠祀典。故太常卿袁洪愈、祭酒姜宝皆不为居正所喜,仪望荐之朝,渐失居正意。四年,稍迁南京大理卿。逾年改北,被劾罢归。
仪望少师聂豹,私淑王守仁,又从邹守益、欧阳德、罗洪先游。守仁从祀,仪望有力焉。家居数年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一五》)
【注】穵(yà)运:明代差派平民为官府运输粮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三十石致一石率:大抵
B.发胡宗宪、阮鹗奸贪状发:发现
C.仪望执不可执:坚持
D.请城涿州,除马户逋税城:筑城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列海防善后事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B.乃镌二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载其祠祀典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仪望有力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民输白粮京师,辄破家,仪望令诸区各出公田,计役授田赡之。(4分)
(2)会灾异考察京官,必进迁吏部,遂坐以浮躁,贬夷陵判官。(4分)
小题4:文中,传主宋仪望是怎样为官的?请简要概括。(5分)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
(《吕氏春秋·贵直论第三》)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1)百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发:揭露。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此题的答案D即为词类活用。答题的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发胡宗宪、阮鹗奸贪状,鹗被逮”文中后面有“鹗被逮”,如“发”解释为“发现”衔接的不够自然,“揭发”才有被逮。
小题2:
试题分析: C代词,他的/代词,那;A均为连词,因而;B均为连词,于是;D均为兼词,于之。文言虚词的题目心中一定要明确词性的区分,试题的组成由一句文中句子和一句课本句子组成,文中句子还可以推断,课本如果不熟那简直是灭顶之灾,所以文言文基本要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点:(1)输——输运,辄——往往,各出公田——各区分别拿出公田,赡——供养他们(那些输运白粮的百姓)。(2)会——适逢,坐以浮躁——用轻率急躁的罪名加给(宋仪望)。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文意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意思的划分,人物传都和人物的经历相关,所以划分是抓住时间、地点、职务的变化就能找到头绪,然后把相同的地方归类。
小题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贤主所贵莫如士(表结果)所以贵士(可划可不划)为其直言也(句尾语气词)言直则枉者见矣(句尾语气词)人主之患(陈述对象转换)欲闻枉而恶直言(复指主语)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句尾语气词)水奚自至(复指主语)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句尾语气词)所欲奚自来
【译文】
贤主所崇尚的莫过于士人。之所以崇尚士人,是因为他们言谈正直。言谈正直,邪曲就会显现出来了。君主的弊病,在于想闻知邪曲却又厌恶正直之言,这就等于阻塞水源又想得到水,水又从何而至:这就等于轻贱自己想要得到的而尊尚自己所厌恶的,所要得到的又从何而来?
【参考译文】
宋仪望,字称望之,是江西吉安永丰人。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被派到吴县任知县。当地百姓把白粮运到京城供宫廷和百官用,却往往因此而家道破败。宋仪望就命令每个粮区各自分出一些公共田地,根据百姓的徭役情况分给他们田地来赡养家人。他禁止火葬,创建子游祠,建立书院,惠及民生的政绩非常显著。后来被朝廷征召,得到了御史的官职。他弹劾大将军仇鸾仗着讨伐贼寇而自以为是,他的这个奏疏被皇帝放在手里不处理。以后,他又写了条陈,针对当时的政务讲了十二种策略。在河东巡察盐务时,他请求开通桑乾河至宣府、大同的军饷通道,说:“此河发源于金龙池下甕城驿古定桥,与多条水路相通,向东流一千余里,直入卢沟桥。这中间只有大同卜村有比较密的石障,宣府黑龙湾的石崖比较险峻,但是不过五十里,水浅的地方也不过二三尺,疏通凿理十分容易。以前的大同巡抚侯钺,曾经乘小艇到怀来,经过卜村、黑龙湾,平安行船没遇到危险。又从怀来逆流而上,载了三十石米,运到古定河,足以便利漕运,适合征运粮草。”当时正在实行挖河运粮的办法,三十石粮食到达京城往往只剩下一石了。宋仪望的奏疏一到,皇帝就让大臣们商议。兵部尚书聂豹说:“河道挖成了,不但可以做漕道,还能制约敌人的骑兵。”工部尚书欧阳必进言说:“做这件事路途太远,徭役太重。”于是就作罢了。
宋仪望不久探望母亲回来。入朝后,状告胡宗宪、阮鹗奸贪,阮鹗被抓。这二人都是严嵩的心腹,严嵩因此很不高兴。等到仪望受命督察三殿门建设工程,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私下让人送钱给他,嘱咐一定要参与工程事宜,仪望坚决不同意。工程竣工后,作为奖掖,他被提升为大理右寺丞。严世蕃想以此为功讨点感激,仪望请求马上回去,并无什么谢意,严世蕃更加恼怒。此时正赶上天灾考察京官,欧阳必进迁职吏部,仪望于是整日闲坐,无所事事,就被贬到夷陵作判官。严嵩失势后,仪望升任霸州兵备佥事。他请求到涿州管治,取消了马户逋税。后又升任大名兵备副使,改任福建。与总兵官戚继光合兵击破倭寇,之后据此上陈加强海防建设事宜。皇帝下诏同意他的请示。隆庆二年,吏部尚书杨博想罢免仪望,考功郎刘一儒力挺仪望,于是降官二级,补任四川佥事。四迁大理少卿。
万历二年,张居正任相理政,欣赏仪望的才能,升任他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府等地。他曾上奏,减轻所属郡地的灾赋。当时来自海上的威胁比较小,文武百官不愿意打仗,仪望就与副使王叔果加强战备建设。后来倭寇果然来了,他就在黑水洋组织防御,战果很大,因此升任右副都御史。之前有被洗雪冤情的建文帝所属大臣,仪望就创建了表忠祠,在南京祭祀他们。宋代的忠臣杨邦晙,是仪望的同乡,葬于江宁,年数久了坟茔渐渐湮没,仪望就为他加固墓葬,把他的事迹记载在家族宗祠祀典里。以前的太常卿袁洪愈、祭酒姜宝,都不受张居正所喜欢,仪望却在朝廷上举荐他们,后来张居正渐渐失去了对仪望的信任。万历四年,被调整任南京大理卿。转年又改任北京,后被弹劾罢官归乡。
宋仪望的少师聂豹,私下里很欣赏王守仁,又曾经与邹守益、欧阳德、罗洪先一起游学。王守仁命终祭祀的时候,宋仪望帮了不少忙。宋仪望被罢官后在家居住,数年后去世。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之洞传 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举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延对策不循常式。六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旋督湖北学政。所取 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之洞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为大言。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
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疏请大治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复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
会海军衙门奏请修京通铁路,台谏争陈铁路之害,请停办。翁同龢等请试修边地,使用兵;徐会沣请改修德州济宁路,利漕运。之洞议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今宜自京外卢沟桥起,经河南以达湖北汉口填。此干路枢纽,中国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自河以南,则东引淮、吴,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数端:内处腹地,无虑引敌,利一;原野广漠,坟庐易避,利二;厂盛站多,役夫贾客可舍旧图新,利三;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衢,人货辐辏,足裕饷源,利四;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铁,运行便则开采必多,利六;海上用兵,漕运无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得旨报可,遂有移楚之命。大冶产铁,江西萍乡产煤,之洞乃奏开炼铁厂汉阳大别山下,资路用,兼设枪炮钢药专厂。由是湖北财赋称饶,土木工作亦日兴矣。
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废时文,非废五经、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焉。各随场去留而层递取之,庶少流弊。”
二十八年,充督办商务大臣,再暑两江总督。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议立海军,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争之不得。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赠太保,谥文襄。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爱才好客,名流文士争趋之。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
[注释]井陉、洛口,皆地名,当时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 廷: 朝廷
B.南通湘、蜀,万里声息,刻期可通 声息:音信消息
C.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衙,人货辐辏 辐辏:集中
D.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 绝人:超过
2.全部表现张之洞“遇事敢为大言(独到的见解)”的一项是(???? )
①之洞论奏其失,请斩崇厚,毁俄约
②修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
③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
④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
⑤有道员私献商人金二十万为寿,请开矿海州,立刻罢之
⑥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之洞力主修筑铁路,以运送货物,发展经济。建议修筑一条贯穿南北的枢纽干道,并充分论证了修筑这条铁路的效益及有利条件。
B.张之洞主张科举取士,反对废除“四书”“五经”,认为如果不读经典,必然导致国家教育背离正道,这显示了他思想上的保守。
C.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官数十年,颇有作为,清正廉洁,不治家产,而且保护人才,在名流文士中有良好的口碑。
D.张之洞致力于国家主权的独立,坚决制止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军备防务和文教事业同时并举,谋求国家的强盛。
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路成,则三晋之辙接於井陉,关陇之骖交于洛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文中加粗的一句话断句。
之 洞 短 身 巨 髯 风 仪 峻 整 莅 官 所 至 必 有 兴 作 务 宏 大 不 问 费 多 寡
参考答案:1.A??
2.D
3.B
4.(1)所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凌万顷之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B.望美人兮天一方(美貌女子)/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
C.盈虚者如彼(缺)/冯虚御风(空)
D.既白(已经)/洗盏更酌(更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鹏之徙于南冥也 B.于——急于星火 访风景于崇阿 C.以——臣以供养无主 但以刘日薄西山 D.见——慈父见背 遂见用于小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吕罗汉,本东平寿张人。其先,石勒时徙居幽州。父温,字晞阳,善书,好施,有文武才略。罗汉少好学,性廉直,乡人有分争者皆就而质焉。慕容垂以为河间太守。
皇始初,以郡来降,太祖嘉之,赐爵魏昌男,拜钜鹿太守。清身奉公,务存赡恤,妻子不免饥寒。民颂之曰:“时惟府君,克己清明。缉我荒土,民胥乐生。愿寿无疆,以享长龄。”
罗汉仁笃慎密,弱冠以武干知名。父温之佐秦州,罗汉随侍。陇右氐杨难当率众数万寇上邽,秦民多应之。镇将元意头知罗汉善射,共登西城楼,令罗汉射难当队将及兵二十三人,应弦而殪。贼众转盛罗汉进计曰今若不出战示敌以弱众情携贰大事去矣意头善之即简千余骑令罗汉出战罗汉与诸骑策马大呼直冲难当军众皆披靡。
上邽人八千余家据险为逆,诏罗汉率骑一千讨擒之。后从征悬瓠①,罗汉与琅邪王驾前招慰,降者九千余户。比至盱眙,频破贼军,擒其将顾俨、李观之等。以功迁羽林中郎,赐爵乌程子,加建威将军。
泾州民张羌郎扇惑陇东,聚众千余人,州军讨之不能制。罗汉率步骑一千击羌郎,擒之。仇池氐、羌②叛逆遂甚,所在锋起,道路断绝。其贼帅蛩廉、符祈等皆受刘昱官爵。略阳公为都将,亲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生擒廉、祈等。秦益阻远,南连仇池,西接赤水,诸羌恃险,数为叛逆。自罗汉莅州,抚以威惠,西戎怀德,土境怗然。
后征拜内都大官。听讼察狱,多得其情。太和六年,卒于官。高祖深悼惜之,赐命服一袭,赠以本官,谥曰庄公。(节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注释】①悬瓠,古城名。因为城北、汝水屈曲如垂瓠,故名。在今河南汝南。②氐、羌,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存赡恤/救济
B.陇右氐杨难当率众数万寇上邽/侵犯
C.数为叛逆/屡次
D.听讼察狱/监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功迁羽林中郎/自罗汉莅州,抚以威惠
B.民颂之曰/高祖深悼惜之
C.罗汉与琅邪王驾前招慰/略阳公为都将,亲与罗汉赴讨
D.其贼帅蛩廉、符祈等皆受刘昱官爵/多得其情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吕罗汉“能征善战”的一项是?( )
①皇始初,以郡来降
②缉我荒土,民胥乐生
③难当队将及兵二十三人,应弦而殪
④比至盱眙,频破贼军,擒其将顾俨、李观之等
⑤聚众千余人,州军讨之不能制
⑥罗汉率步骑一千击羌郎,擒之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罗汉的先祖在石勒时代迁居幽州。吕罗汉的父亲喜好施与,有文武才略。而吕罗汉仁义笃厚,谨慎细密,廉洁正直,在少年时代就以武才出名。
B.吕罗汉的父亲吕温佐治秦州时,他随同侍奉父亲。杨难当进犯上邽时,镇将元意头知道吕罗汉善于射箭,便与他共登西城楼,让他射杀,杨难当队将及兵士二十三人全都应弦而倒。
C.上邽人八千多家据险叛逆,皇帝下诏命吕罗汉率领骑兵一千讨伐擒拿敌人。结果,降顺的有九千多户。等到了盱眙,他频频破灭敌人,还擒捉敌将顾俨、李观之等。因功加官进爵。
D.仇池的氐人和羌人叛逆之风猖獗,所到之处道路被其断绝。略阳公亲与吕罗汉前去讨伐,生捉蛩廉、符祈等人。诸羌人凭着天险屡屡叛逆,吕罗汉担任州长官后,很好地安抚了州民。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贼?众?转?盛?罗?汉?进?计??曰?今?若?不?出?战?示?敌?以??弱?众?情?携?贰?大?事?去?矣?意?头?善?之?
即?简?千?余?骑?令?罗?汉?出?战?罗?汉?与?诸?骑?策?马?大?呼?直?冲?难?当?军?众?皆?披?靡。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乡人有分争者皆就而质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西戎怀德,土境怗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C
4.C
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