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7 20:12: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1)田,父怒,挞之,己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2)映长明灯(3)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4)若不见。
安阳韩性(5)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7)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1)蹊:践踏。(2)策:通“册”。(3)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4)恬:心神安适。(5)韩性:绍兴人,大学者。(6)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7)被:披。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依僧寺居 无从致书
B.安阳韩性闻而异负栋
C.暮归,亡牛 天之苍苍,正色耶
D.录弟子或异二者之,何哉?
小题2: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踏了他们的田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手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的灯光读书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待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小题3:将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2)儿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1)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 表修饰
点评: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小题2:试题分析:“或牵牛来责蹊田”译为: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
点评:本题其实也相当于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只不过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相对简单一些。
小题3: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窃”指偷偷地,“学舍”是指学校,这两个关键词各一分,句意完整1分。(2)这个句子中省略句补充完整一分,“痴”是入迷的意思,“何不”译为为什么不,这三个关键词各占1分。
点评: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一来源:91 考试网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了他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韩性死后.他的门人侍奉王冕就像侍奉韩性一样。 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
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谆谆然命之乎??????????????????命:命令
B.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示:显示
C.践天子位焉????????????????????践:登上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受:接受
2.下面的句子,加点的字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A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此之谓也
B?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C?谆谆然命之乎????????????????????夫然后之中国
D?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3.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B.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C.此之谓也
D.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参考答案:
1 .A
2 B
3. D


本题解析:
1 .A 解析:A项,命:任命委派
2 B 解析:都表顺承,“然后”,A代词/提宾标志,C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介词“把’/介词“用,凭借”?????
3. D解析:D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定语后置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节选自《宋书·宗悫传》)
1.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为乡曲所——称:称赞
B.义恭悫有胆勇——举:选举
C.文帝甚之——嘉:赞赏
D.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隶:隶属
2.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  )
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②悫年十四,挺身拒贼
③悫自奋请行
④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
⑤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
⑥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
B.宗悫作战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
C.宗悫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D.宗悫不仅廉洁,而且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C
4.(1)林邑派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卿忠诚感发,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至是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谋开土门以背之。
时禄山遣蒋钦凑、高邈率众五千守土门。钦凑军隶常山郡,高邈往幽州未还,杲卿遣吏召钦凑至郡计事。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是夜,稿城尉崔安石报高邈还至蒲城,即令冯虔与安石往图之。诘朝,高邈之骑从数人至稿城驿,安石皆杀之。俄而邈至,安石绐之曰:“太守备酒乐于传舍。”邈方据厅下马,冯虔等擒而絷之。是日,贼将何千年自东都来赵郡,冯虔又擒之。即日缚二贼将还郡。杲卿遣子安平尉泉明等,函钦凑之首,械二贼,送于京师。
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城陷,杲卿、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乾元元年五月,诏曰:“颜杲卿任彼专城,志枭狂虏,艰难之际,忠义在心。愤群凶而慷慨,临大节而奋发,遂擒元恶,成此茂勋。属胡虏凭陵,流毒方炽,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可赠太子太保。”(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A.阴养死士,招怀豪右  ???? 阴:暗地里
B.钦凑至,舍之于传舍??????????舍:安排住宿
C.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济:成功
D.任彼专城,志枭狂虏??????????枭:勇猛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常山在其部内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B.①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①太守备酒乐于传舍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D.①负汝何事而背我耶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颜杲卿忠诚报国的一组是 (3分)?(??)?????????????????
①惧贼遂寇潼关,即危险宗社 
②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 
③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④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 
⑤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⑥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杲卿代理常山郡太守时是安禄山的属下,安禄山发动叛乱后,颜杲卿感发忠诚报国之心,与堂弟颜真卿等人密谋共同对付安禄山。
B.颜杲卿与属下用计策杀死蒋钦凑,并活捉了高邈、何千年两名叛军将领,然后与儿子颜泉明一起率人将钦凑之首和高、何二贼押送京城。
C.颜杲卿据城抵御叛军,因寡不敌众且装备竭尽而被敌人所擒,面对安禄山的诘责他慷慨陈词,最终触怒安禄山而遭肢解酷刑,为国捐躯。
D.颜杲卿就义后,天子下诏评价他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创建功勋,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
译文:
?
②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枭:诛灭
小题1:A项,①代词,他的;②代词,那,那些。B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被。D项,①②都是转折连词,却。
小题1:②是说颜真卿做抵御逆贼的准备,不是说颜杲卿的;④是客观叙述守城御敌的情况,⑥是诏书中议论性的文字,这两句都不能直接表明颜杲卿的忠诚报国。
小题1:颜杲卿“与儿子颜泉明一起”不正确,应该是“派他的儿子颜泉明等人……送到京城”。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颜杲卿,是琅邪郡临沂县人。因先辈有功被授予宫职,性格刚强正直,有做官的才干。天宝十四年,代理常山郡太守。当时安禄山任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郡在他管辖范围之中。安禄山发动范阳的军队奔往长安宫阙,攻陷东都。颜杲卿感发忠诚之心,恐怕叛军随后会侵犯潼关,将危及宗庙社稷。当时堂弟颜真卿担任平原郡太守,当初一听说安禄山的叛逆阴谋,就暗中培养效死之士,招抚豪门大族,做抵御逆贼的准备。到此时他派使者告诉颜杲卿,共同发动义兵,分兵夹击切断逆贼的退路,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的势头。颜杲卿于是和长史袁履谦等,谋划打开土门来背叛安禄山。
当时安禄山派蒋钦凑、高邈率领五千士兵把守土门。蒋钦凑的军队隶属常山郡,高邈去幽州没有回来,颜杲卿派官吏去召蒋钦凑到郡里来议事。蒋钦凑来到,安排他住在宾馆中。适逢他喝酒已经醉了,颜杲卿就命令袁履谦和参军冯虔等人杀死蒋钦凑。袁履谦拿着蒋钦凑的头来见颜杲卿,大家全都落了泪,是为事情接近成功而高兴。这天晚上,稿城尉崔安石报告说高邈回来已到蒲城,颜杲卿就命令冯虔和崔安石前去图谋他。第二天早晨,高邈的几名骑马的随从来到稿城驿,崔安石把他们都杀了。一会儿高邈到了,崔安石欺骗他说:“太守在宾馆预备了酒乐。”高邈刚靠近厅前下马,冯虔等人就捉住他并把他捆绑起来。这一天,叛贼将领何千年从东都来到赵郡,冯虔又把他捉住。当天捆缚二贼将领回到郡中。颜杲卿派他的儿子安平尉颜泉明等人,把蒋钦凑的头装在盒子里,给二贼将领戴上枷锁,送到京城去。
天宝十五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城中兵力太少,寡不敌众,御敌的装备都用光了。城池被敌人攻陷,颜杲卿、袁履谦被叛贼拘捕,送到东都。安禄山见到颜杲卿,当面指责他说:“你过去出自范阳户曹,我进言推荐你做了判官,于是得到光禄、太常的官职,就重用你代理常山郡太守,我有什么事亏待了你而你却背叛我呢?”颜杲卿瞪大眼睛回答说:“我家世代是唐臣,一向保持忠义,纵然受到你的进言推荐而任职,就应该跟从你反叛吗!况且你本来是营州一个牧羊的羯奴罢了,骗取天子的恩宠,才使你得到今天的地位,太子有什么事亏待了你而你却反叛呢?”安禄山非常愤怒,命令把他捆在中桥南头从西边数第二根柱上,把他肢解了,直到断气时,仍大骂不止。
乾元元年五月,大子下诏说:“颜呆卿被任命主管一方,立志要诛灭狂妄的叛贼,在局势艰难的时候,胸怀忠义之心。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于是捉住叛贼首领,成就这样的丰功。适逢胡虏侵犯,敌人的气焰止在嚣张,孤城奋战力量竭尽,被敌寇攻陷,人被杀害而美名长存,确实使忠烈的美德得以显扬。仁者是否勇敢,在面临危难之际才能检验出来;大臣报效国家,正义在为国献身之时仍然存在。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可以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尝治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语云: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时世祖以皇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军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世祖曰:“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助劳绩。后与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裨益,而言不外泄,帝深爱之。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帝欲选民间童女充后宫;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山后盐禁,久为民害,皆奏罢之。民为之立祠。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尚书省立,桑哥用事,奏上都留守司钱谷多失实。召留守忽剌忽耳及仁杰廷辨,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忽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置勿问。仁杰在官五十余年,为留守者居半,车驾春秋行幸,出入供亿[注],未尝致上怒。其妻刘没,帝欲为娶贵族,因辞,乃娶民间女,已而丧明,夫妻相敬如初,未尝置媵妾。大德九年,年七十二,请老,归第。后成祖崩,仁宗入清内欲有所咨访,诏赴阙,行至樊桥而卒。(节选自《元史·贺仁杰传》)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室于毁垣中——治:修筑
B.臣不敢,愿以助军——私:独占
C.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情况
D.为留守者半——居:超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闻汝母来,可持归养——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
B.辞不许,归白母——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有司买物,多非土产——尔无忘乃父之志
D.帝欲娶贵族——谁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贲害怕因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就以“助军”为由将大部分所获之金献给了受诏征云南的世祖。世祖任命其子贺仁杰为宿卫。
B.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C.皇帝根据桑哥的反映,要忽剌忽耳与贺仁杰到朝廷说清钱粮管理的问题,他二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皇帝为之感慨,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D.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出身低微、双目失明的妻子,贺仁杰的所作所为都无不妥。仁宗即位后,召请告老归乡的贺仁杰赴京,他却在应诏途中去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D
3.B
4.(1)贺贲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