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07 20:15: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四个短句改写为一个长句,可以调整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放下你的鞭子》是一部独幕剧。
②《放下你的鞭子》的作者是著名左翼剧作家田汉。
③陈鲤庭及崔嵬等人将《放下你的鞭子》改编成当时街知巷闻的抗战街头剧。
④《放下你的鞭子》讲述一个卖唱女诉说日本侵华、家乡沦陷、被迫流浪的辛酸经历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被陈鲤庭及崔嵬等人改编成当时街知巷闻的抗战街头剧《放下你的鞭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要求将四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可采用被动句式作修饰语,只保留一套主干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结构并不混乱的一句是(????)
A.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我慢慢抬起头,望着那一轮明月那么的圆,那么的大。
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我国如果没有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并运用这个理论研究我国地壳运动和油气聚集的规律,中国打碎了"中国贫油论"的精神枷锁,飞速地开发和利用我国的石油资源。
D.县交通管理局决定,月日起农用车辆凭新准运证上路,更换农用车辆准运证自月日开始。


参考答案:
C(顺着前面的意思可把"中国打碎了"改为"就不能打碎


本题解析:
A(改为;"望着那一轮明月,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大。")
B(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
D(删去"办理"或删去"自")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6分)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  ??????????????, 西北文化则是????????????????;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   ?   ?,西北文化则是??    ?   ????????? 


参考答案:(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西北文化则是)大


本题解析:内容、句式占4分,要求符合语境中“季节”和“宋词”的限制,体现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的特征,句式基本一致;语句通顺、修饰恰当占2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概念或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的严密的思维能力。
B.中国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于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C.隐藏在语言深层的情韵,附着在词语之上的色彩,未必能借助工具书或词典得到。读者只有通过自己大量阅读,反复玩味,才能逐渐体会。
D.好的说理性散文,字里行间始终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能做到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能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在“有条有理”前加“具有”;B“寄诸于”重复,删除“于”;C“工具书”包括“词典”。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近来,各地接连暴发流感疫情,卫生部门的一些专家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怕,二是不要掉以轻心,不当回事,三是不信谣言。
B.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后,有效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在服务基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C.前苏联和美国曾经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将于今年12月到期(又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俄美已就此展开了多次谈判。
D.2014年《考研大纲》正式公布,拉开了 2014年全国考研准备战的帷幕。2014年考研的人是不是会更多,今年的试题会不会比去年难,相关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二是”“三是”前,逗号均改为分号;C.括号放在书名号后;D.“更多”“比去年难”后的逗号都改为问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