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暮?归
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注】。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注?鼙:军鼓。
(1)在这首诗中,除自然景色外,写“秋暮”的词语还有--- ----? ----???????。
(2)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请结合《暮归》一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
答:???????????????????????????????????????????????????????????????????????????????????????????????????????????????????????????????????????????????????????????????????????????????????????????????????????????????????????????????????????????????????????????????????????????????????????????????????????????????????????????????????????????????????????????????????????????????????????????????????????????????????????????
(3)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
参考答案:(1)击柝、捣练
(2)示例:此评不正确。应该说第三联
本题解析:
(1)前四句写暮归的景色:白鹤都已栖止在被浓霜冻黄的绿梧桐上。城头已有打更击柝的声音,还有乌鸦的啼声。寄寓在此地的客人回进家门时,月光已亮了,不知谁家妇女还在捣洗白练,风传来悲凄的砧杵声。所以,除了“秋暮”以外,还有“击柝”“捣练”“乌啼”“鹤栖”等。
(2)尾联的意思是:年过半百,什么事情都不称意,每天都是这样瞻云望故乡,心情最属无聊。因为是傍晚,作者想到明日,明日又明日。想到自己的景况还是杖藜,还是看云,到底无称意事,无北归时。一“还”字,有无限惆怅,无限曲折,无限的无奈和孤寂。因此,尾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古人评刘长卿的诗,说他因遭贬谪,其诗“多凄怨语”。此诗写朋友皇甫侍御来访之“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表现出心中之“喜”的。
参考答案:全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夕阳映照着偏远的荒村,深秋时节落叶
本题解析: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答题步骤:
(1)点明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是这种手法。
(3)运用此种手法的作用效果和解此种手法表现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凤凰城破②后,擘钗破镜分飞③。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饱含着诗人十三年来,年年希望又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宋]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 [注]①乌:乌鸦;②情情: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情情人不寐,卧听赢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①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②蛩:蟋蟀。螿(jiāng):蝉。
小题1: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5分)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衔”字可以写出小草的神韵。作者通过一个“衔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炼字在古诗歌中主要是动词、形容词等,七言句常在三五处。因此,首句写小草,最能体现其神韵当是“衔”字。一“衔”字,富于小草以人格化,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这就写出了小草的神韵。
小题2:诗最后两句,融情于景。答题时首先要答出这首诗歌的后两句所写的景,以及景的特点: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曲曲弯弯地爬过墙头,好象是去殷勤慰问邻家,优美诗意。然后根据其景的特点,概括其蕴含的情感。这两句诗,含蓄地表现了平时与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情形,饱含着诗人满腔的感激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