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2-11 00:07: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填空。
  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Boll,1917—1985)____________国作家。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____________,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作品基调灰暗、抑郁,主要人物形象大多是_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年)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等。成名作《火车正点》已成为联邦德国“______________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伯尔被授予____________文学奖。



2、单选题  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诗风雄奇、飘逸,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
B.杜甫(712—770),字子美。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擅长七言律诗。人们称杜甫为“诗圣”、“诗史”, 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 。
C.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易安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
D.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列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习惯上人们把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印度有个古老的传说:鸿蒙之初,虎与人本是手足兄弟,????????????????????,?????,可悲的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丁古·阿内妮神,目前8个老虎亚种已经灭绝了3个,每天太阳落山时,这个越来越稀少的族群,不知道明天是新希望的升起还是末日的来临。
①人设计骗虎过河,用毒镖射死了它
②虎选择住在繁茂森林中,人则筑室而居
③丁古·阿内妮神发现了它,伏在虎的尸体上暖了十年
④有一天,人想侵占森林,与虎兄弟展开了一场恶斗
⑤虎的尸体顺流而下,金色的条纹在水中闪闪发光
⑥直到几百只虎从尸骨中新生,长啸着跃入森林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④①⑤③⑥

C.⑤③①④②⑥
D.④⑥⑤①③②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没有永远的激情,就像没有不凋谢的花,植物周而复始,人也一样。
B.俞伯牙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鼓琴,樵夫钟子期听得出神入化。
C.“从经验里吸取教训”,这句话耳熟能详,可是在面对考验时,真正能吸取教训的,并 不太多。
D.人是伟大的,然而自然更伟大。人相对于天地宇宙,只能是沧海一粟。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学校深入开展规则意识教育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学校的风气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B、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C、“中国未成年网络工程”系列活动将围绕“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与“文明上网”为主题,开展专家讲座、图片展览等活动。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诚信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