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用“/”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3分)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参考答案: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为文言文断句读,首先要读懂全文,根据文章的内容断出层次。其次联系全文,注意一些标志词,如句首虚词(其、盖、唯、且、且夫等)或句尾虚词(也、矣、哉而已等)或显示对话句子等,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第三,注意特殊句式、关联词以及固定词组等,对于难断的句子要仔细推敲,联系上下文断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①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桀溺②曰:“滔滔③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④,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③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⑤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注] ①晨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②桀溺:楚国隐者。③滔滔,比喻天下纷乱的样子。④而:通“尔”,指子路;辟人之士:指孔子。⑤多,只是。
小题1:请分别概括晨门和桀溺对孔子的评价。(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子贡以日月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1)(3分)①晨门认为,孔子明知处境艰难,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答题时,应先找出原文的对应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转述。第一问较简单,只要将“知其不可而为之”转述为自己的话即可;第二问要根据“辟世之士”的含义,推断出孔子被称为“辟人之士”的原因是诸侯不采纳孔子的政见,孔子被迫周游列国,最后再推导出桀溺对孔子的评价。
小题2:
试题分析:考生答题时,首先要细读文本,找出比喻的相似点是①“无得而逾”,②“何伤”(不可能伤害),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译文:
①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②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③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三径就荒——就:接近
B.善万物之得时——善:美好
C.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某事为愉悦
D.时矫首而遐观——遐观:远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①恨晨光之熹微 ②悦亲戚之情话
B.①乃瞻衡宇 ②臣乃敢上璧
C.①门虽设而常关 ②时矫首而遐观
D.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叔孙建,代人也。父骨,为昭成母王太后所养,与皇子同列。建少以智勇著称。太祖之幸贺兰部,建常从左右。登国初,以建为外朝大人,与安同等十三人迭典庶事,参军国之谋。随秦王觚使慕容垂,历六载乃还。拜后将军。顷之,为都水使者,中领军,赐爵安平公,加龙骧将军。出为并州刺史。后以公事免,守鄴城园。
太宗即位,念建前功,乃以建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饥胡刘虎等聚党反叛,公孙表等为虎所败。太宗假建前号安平公,督表等以讨虎,斩首万余级。余众奔走,投沁而死,水为不流,虏其众十万余口。
司马德宗将刘裕伐姚泓,令其部将王仲德为前锋,将逼滑台。兖州刺史尉建率所部弃城济河,仲德遂入滑台。乃宣言曰:“晋本意欲以布帛七万匹假道于魏,不谓魏之守将便尔弃城。”太宗闻之,诏建自河内向枋头以观其势。仲德入滑台月余,又诏建渡河曜威,斩尉建,投其尸于河。呼仲德军人与语,诘其侵境之意。
迁广阿镇将,群盗敛迹,威名甚震。久之,除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楚兵将军、徐州刺史,率众自平原济河,徇下青兖诸郡。建济河,刘裕兖州刺史徐琰奔彭城,建遂东入青州。司马受之、秀之先聚党于济东,皆率众降。建入临淄。刘义符前东牟太守清河张幸先匿孤山,闻建至,率二千人迎建于女水,遂围义符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义符遣将檀道济、王仲德救夔,建不克而还。建以功赐爵寿光侯,加镇南将军。
建与汝阴公长孙道生济河而南,彦之、仲德等自清入济,东走青州。刘义隆兖州刺史竺灵秀弃须昌,南奔湖陆。建追击,大破之,斩首五千余级,遂至邹鲁。还屯范城。世祖以建威名南震,为义隆所惮,除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加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太延三年薨,时年七十三。世祖悼惜之。谥曰襄王,赐葬金陵。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十七》)
小题1:下列各项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之幸贺兰部幸:驾临
B.念建前功念:考虑
C.加镇南将军加:加封
D.建与汝阴公长孙道生济河而南南:向南
小题2:下列各项都能表现叔孙建智勇的一项是
①虏其众十万余口
②后以公事免,守鄴城园
③督表等以讨虎,斩首万余级
④建追击,大破之
⑤建不克而还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建是代郡人。他的父亲是叔孙骨,曾被昭成帝的母亲王太后抚养,和皇子同等对待。
B.司马德宗的将领刘裕讨伐姚泓,命令他的部将王仲德担任前锋,在将要逼近滑台时,兖州刺史尉建率领部众弃城池渡过黄河逃走,仲德趁机占领滑台。
C.叔孙建威震四方,如司马受之、秀之原先聚集党羽在济水以东,但是在叔孙建占领彭城以后,两人都率领部众投降。
D.世祖因叔孙建威名震撼南方,让刘义隆畏惧,升任叔孙建为平原镇大将,封为丹阳王,加授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众奔走,投沁而死,水为不流,虏其众十万余口。(5分)
(2)晋本意欲以布帛七万匹假道于魏,不谓魏之守将便尔弃城。(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南:名词动用,向南进攻。
小题1:②这是他因公事被免职;⑤这是他没有攻克东阳。
小题1:应该是占领“青州”以后。
小题1:①“走”“为”“虏”各1分,整体通顺2分②“本”“假”“便”各1分,整体通顺2分。
参考译文:
叔孙建,代郡人。父亲叔孙骨,曾被昭成帝的母亲王太后抚养,和皇子同等对待。叔孙建年轻时以机智勇敢闻名。太祖前往贺兰部,叔孙建时常跟随在左右。登国初年,任命叔孙建为外朝大人,和安同等十三人轮流掌管各项事务,参与军队国家大事的谋划。跟随秦王元觚出使慕容垂,经过六年才返回。被任命为后将军,不久,担任都水使者,中领军,被赐爵安平公,加授龙骧将军。外出任并州刺史。后来因公事免职,守护邺城园池。
太宗即位,考虑到叔孙建以前的功劳,于是任命叔孙建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凶残的胡人刘虎等聚集党羽反叛,公孙表等人被刘虎打败。太宗赐给叔孙建以前的封号安平公,统领公孙表等人去讨伐刘虎,斩首一万多级。其余的人四处奔逃,投进沁河而死,河水因此而不能流通,(叔孙建)俘获他们的部众十万多人。
司马德宗的将领刘裕讨伐姚泓,命令他的部将王仲德担任前锋,将要逼近滑台。兖州刺史尉建率领部众弃城池渡过黄河逃走,仲德于是进入滑台。就扬言说:“晋国本来是想用布帛七万匹向魏国借路,没想到魏国的守卫将领会如此轻易放弃城池。”太宗听说后,诏令叔孙建从河内赶到枋头去观察形式。仲德进入滑台一个多月,太宗又诏令叔孙建渡过黄河炫耀军威,斩杀尉建,把他的尸体投入黄河中。呼唤仲德军队中的将领和他们对话,诘问他们侵犯疆域的意图。
调任广阿镇将,盗贼收敛行迹,威名大震。时间长了,被授任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楚兵将军、徐州刺史,率领部众从平原渡过黄河,一路攻取青州、兖州各郡。叔孙建渡过黄河,刘裕的兖州刺史徐琰奔往彭城,叔孙建于是向东进入青州。司马受之、秀之原先聚集党羽在济水以东,这时都率领部众投降。叔孙建进入临淄。刘义符的前东牟太守清河人张幸原先躲藏在孤山,听说叔孙建到来,率领两千人在女水迎接叔孙建,于是在东阳城包围义符的青州刺史竺夔。义符派遣将领檀道济、王仲德救援竺夔,叔孙建不能攻克而返回。叔孙建因功劳获赐爵位寿光侯,加授镇南将军。
叔孙建和汝阴公长孙道生渡过黄河向南进发,彦之、仲德等人从清水进入济水,向东逃到青州。刘义隆的兖州刺史竺灵秀放弃须昌,向南奔往湖陆,叔孙建追击,大败灵秀,斩首五千多级,于是到达邹鲁地区。返回驻守范城。世祖因叔孙建威名震撼南方,让刘义隆畏惧,升任叔孙建为平原镇大将,封为丹阳王,加授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太延三年逝世,时年七十三岁。世祖悼念怜惜他。谥号为襄王,赐令安葬在金陵。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晋军函陵/沛公军霸上
C.私见张良/丹不忍以己之私
D.将军岂有意乎?/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