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11 00:27: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小题1: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的主要特色。(5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情。(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手法。解答本题要首先点出手法,然后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注意以下高考常见的五种描写手法:1.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 声寂衬以乐景衬哀情)2.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3.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4.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5.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情感一般有:落寞伤感、惆怅伤怀、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愤世嫉俗、清高自傲、心忧天下,空怀大志而不得施展的痛苦郁闷等,有时同情、怜悯、叹息、痛恨当权者都有。诗歌一般借助人物的形象,诗句的意境来抒发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现代诗歌鉴赏(8分)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①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 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954年
注:①跫音,足音,脚步声。
小题1:概括本诗中“你”的形象特点。(3分)
小题2:郑愁予被誉为“中国的中国诗人”,他善于借鉴古典诗歌优良传统,情感、语言和意象等方面都体现浓厚的民族风格。请结合全诗,赏析使用“莲花”这一意象的妙处。(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你是一个独守空闺、痴情、哀怨的妇女形象。(3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小题1: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简要分析首句“新年都未有芳华”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东方虬亦有一首同题诗:“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哪个)是真梅。”相比之下,作为咏物诗,在写雪方面,韩愈的《春雪》显然更胜一筹。试比较分析韩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新年未花”的感叹,含有对春天的渴盼之情,开篇明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军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小题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2:诗人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形象的?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骝马”“白玉鞍”“战罢沙场”“铁鼓”“声犹震”“金刀”“血未干”刻画了一个勇武的将军形象。
小题2:
试题分析:刻画人物形象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本诗第一句写“马”“鞍”是为了烘托将军的形象。第二句的环境描写“月色寒”,第三、四句中的鼓声、血迹烘托了将军勇武的形象。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博山①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②,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①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②鞚:带嚼子的马笼头。
(1)词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
(2)词中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参考答案:
(1)①动静结合。柳密露浓原是静景,但词人却借露湿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