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2-11 00:29: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 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歌舞家,貌美如仙。??②梁广:画家,善画海棠。
小题1:这首诗通过咏海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
小题2:这首诗写海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作分析。(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小题2:
试题分析:
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清] 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①偃师:河南县名,位于洛阳东面。②洛水嵩云:洛河之水,嵩山之云。洛河流经洛阳,嵩山在洛阳东面。
小题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以首联和颔联为例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的颈联做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表达的典型的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离愁别绪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此外,还可以分析:哀景衬托哀情,分外寒瘦的菊花、秋阴浓厚的天空衬托了诗人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情景交融,诗人因离别在即而神情黯然,菊花因深秋来临而分外寒瘦,天空因深秋来临而阴云浓密,情景水乳交融。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注]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
小题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
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诗意为“你想把耐寒的松树,卖给京城里的富贵人家。”这里就将松树生长的“寒涧”与富贵人的“翠楼”形成对比。这里的寒涧松是一种象征,指地位卑下境遇坎坷的寒士,卖松给富贵人象征得到权贵们的赏识。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当下权贵们趋炎附势、不识人才的讽刺,也表达对像松树一样风格高洁寒士之人的同情,同时也传递出了要洁身自好、不媚流俗的高尚节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对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从不轻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合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923.8.27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