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11 00:29: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眼儿媚
[南宋]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小题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小题2: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锁”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特点理解及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可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最能体现景物描写特点的关键词来理解。一个“锁”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景象,通过渲染这种阴暗的气氛,来烘托女子郁闷的心情。答题时,可先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再根据修辞手法的作用来答出诗人的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描写的内容及关键词来体会,颈联通过对莺声的描写,来衬托词人心中的春愁,化无形为有形,这种先写乐景,后写哀情的表现手法,教以乐景衬哀情。答题时,可先分析乐景的特点,再分析烘托的词人的心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与杜甫的《登岳阳楼》相比,李白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全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岳阳楼的特点的?请择其中一联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楼高。首联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这一“尽”一“迥”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 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书边事
张乔①  
调角②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③,白日落梁州④。  
大漠无兵阻,穷边⑤有客游。  
蕃情⑥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张乔,唐朝诗人。②调角,即吹角。③青冢,昭君墓。④梁州,当指“凉州”。 ⑤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⑥指吐蕃族人民的心愿。
1.首联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倚”字用得妙,妙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该联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那征人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③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