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理解、分析文言句段》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2-11 00:40: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介词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1)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2)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从代主击其辎重。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予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何,梁内史缺/居:过了。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约/倍:违背。
C.未至马邑百余里,掠卤/行:将要。
D.单于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责怪。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①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②安国日:“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安国笑日:“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⑤阴使聂翁壹为间??????????????
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三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D
3.B
4.(1)汉军到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 A.骊山构而西
B.秦者,秦也
C.后人哀之而不
D.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两项是 [???? ]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对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云青青兮欲雨
③虎鼓瑟兮鸾回车
④栗深林兮惊层巅
⑤使我不得开心颜
⑥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⑦商人重利轻别离
⑧寒蝉凄切
A、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B、①⑥/②④⑦/③⑤/⑧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⑥/②④/③⑤⑦/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