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理解、分析文言句段》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2-11 00:40: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文:(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文: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文: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文: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喝了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
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北海即使遥远,乘着旋风也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
C.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文言翻译。
(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或斗殴,相杀伤,赴庭下,辄先付晓谨护之,而徐听其讼。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县中闻晓去,无不遮泣,愿少留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丧失了国中六个郡,而自己客死于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面的句子有A、B两种翻译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A.从十三到十六岁,(我)学了织绢,学了裁衣,学了弹箜篌,也学了经书和礼仪。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里常常痛苦伤悲。
B.我十三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裁衣,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又诵读经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里常常痛苦悲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650">①沛公霸上。? ②常以身蔽沛公。③范增数项王。④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之。 ⑦爽心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