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B、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今人君论臣子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了。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zhān)鲔(wěi)(鳣鲔,古书上指鲟鱼一类的鱼)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参考答案:今人君论臣子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了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的技巧有以下一些:1、根据对称句式来确定断句;2、根据虚词来推断句 子的停顿。第一处是“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经过推断,这是一处对称句;第二处是根据虚词“夫”“而”来推断停顿:“夫牛蹄之涔”“而蜂房不容鹄卵”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算太大,一是有对称句的提示,二是有两个比较常见的句首虚词“夫”和“而”,学生根据这两点,能推断出正确的断句位置。
【参考译文】今天如果君王评价他的下属,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果有他的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足之处吹毛求疵。牛蹄踩出来的水塘是长不出鱼来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鹅蛋的,这说明狭小的东西是容不下大东西的。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选段) (3分)
????????????????????????????????????????????????????????????????????
小题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教材)(3分)
????????????????????????????????????????????????????????????????????
小题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教材)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小题1:“及”,“亲信”及句意各1分。
小题1:尽:竭尽。者译为```的人。其:难道。句意各一分。
小题1:乎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所是所字结构。登仙译为升入仙境。语意各一分。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云门山记
[明]王世贞 出青州之南门可五里而近,日云门山。山下夷而再成锐,上将及,宛有中虚之洞以穿其背,而上望之,为镜,为射的焉,正与郡斋对。晴则荧荧然,小雨则蒙蒙滃滃然。以岁时更献状于几席,若觊余游者而未果。会学宪吴峻伯东按行海上,道青,余乃以间得从峻伯往。
时春而雪初霁,未尽消也,道泞甚,篮舆①踯躅陂陀间。舁卒肩相辅,后趾蹑前趾,而分级之半,猿贯上,久之,始抵洞。洞高丈馀,纵倍之,横杀之。余与峻伯乃舍舆而步,穿洞旁,蹑百馀级至绝顶,则磐石重甗,可列坐数百人。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其大海之气乎?西南连山,亘带不尽,若斧劈,若剑锷,若驼,若狻猊,若率然者,吞吐云雾,与旭日相媚,晶莹玲珑,掩映霏亹②,紫翠万状。下俯郡会,雉堞历历,雪宫之鸱出没松柏,若翡翠之戏兰苕也。
余命酒饮峻伯,已,各分韵为七言一章,成,互歌之。余雅昊咏为羽声,嘘之入霄汉,缥缈徐下,与天籁会。虚谷和响,万木奏节,觉群山秀色时时来袭人衣裾。余衷峻伯而酒之迫,则踉跄下,繇③故洞走西间道袭之,乃复得小龙洞焉。伛而入,深可四丈许,中裂为涧,水泓澄不干。旁有石床枕可偃卧,余乃与峻伯卧饮甚欢也。已相谓曰:“爽鸠④之乐,可再乎哉?卑矣,牛山之涕⑤也,有晏子之对在。虽然,东方之人称牛山者,即不得舍齐君臣而他咏也。均之乎,不朽矣,则牛山之乐,爽鸠氏不得而有之,齐之君臣独以微言而得有之。至于今也,吾二人毋亦易自废而千古。”兹日既罢酒,还。
明日,乃以诗付山僧,使刻石而为之记
[注]①篮舆:轿子。②亹(wěi):美。③繇:通“由”。④爽鸠:一种鹰类,爽鸠氏为掌刑狱之官。⑤牛山之涕: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牛山而泣,晏子笑其寻烦恼。后亦作慨叹人生无常之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下夷而再成锐——夷:平,平坦
B.后趾蹑前趾——趾:脚
C.伛而入,深可四丈许——伛:曲身,弯腰
D.齐之君臣独以微言而得有之——微:小,细微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属于直接(正面)描写云门山景象的一组是(???? )
①晴则荧荧然,小雨则蒙蒙滃滃然
②舁卒肩相辅,后趾蹑前趾,而分级之半
③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
④下俯郡会,雉堞历历
⑤西南连山,亘带不尽,若斧劈,若剑锷
⑥中裂为涧,水泓澄不干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记山、记人,以闲语道出登山原委,平实的叙述中露出几分淡雅情致。随后,情感随游山而渐渐转浓。
B.本文虽是一篇游记,却没有单纯地写云门山胜景,文中关于赋诗、歌咏、卧饮的描写十分生动,其中的对话更有韵味。
C.本文篇幅虽短,但语言生动,综合运用了拟人、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将云门山的胜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古人登山往往因景生情。本文也是如此,作者借云门山之景抒发了寄情山水,向往自然,流露出一定的归隐思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岁时更献状于几席,若觊余游者而未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望青葱郁蒸,不别天地,其大海之气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虚谷和响,万木奏节,觉群山秀色时时来袭人衣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
3.D
4.(1)一年四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圣,子育群下,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愚臣狂狷,辄以死请。”帝寤,曰:“朕之不明,以至于是。感卿此意,良用恻然。今从所请,以旌谏诤。”悉达等竟以减死论。由是渐见委信,擢为右武候车骑将军。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时通弟盖为长安令,亦以严整知名。时秦、陇盗贼蜂起,以通为关内讨捕大使。有安定人刘迦论举兵反,有众十余万。通发关中兵击之,师临安定,初不与战,军中以通为怯,通乃扬声旋师而潜入上上郡。迦论不之觉,遂进兵南寇,去通七十里而舍,分兵掠诸城邑。通候其无备,简精甲夜袭之,贼众大溃,斩迦论并首级万余,于上郡南山筑为京观,虏男女数万口而还。
炀帝幸江都,令通镇长安。义兵起,代王遣通进屯河东。既而义师济河,大破通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大惧,留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将自武关趋蓝田以赴长安。军至潼关,为刘文静所遏,不得进,相持月余。通又令显和夜袭文静,显和军溃,悉虏其众,或说通归降,通泣曰:“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通闻京师平,乃留显和镇潼关,率兵东下,将趋洛阳。通适进路,而显和降于刘文静。遣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显和追之,遂擒通送于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以愧相王。”高祖曰:“隋室忠臣也。”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仍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寻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复从太宗讨王世充。世充平,通功为第一,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于洛阳。数岁,征拜刑部尚书,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转工部尚书。贞观元年,授洛州都督,赐实封六百户,加左光禄大夫。明年,卒,年七十二。(节选自《旧唐书?屈突通传》)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达等竟以减死论 竟:竟然
B.遂进兵南寇 进:进犯
C.既而义师济河 济:渡过
D.每自摩其颈 摩:抚摸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朕之不明,以至于是 命释之,授兵部尚书
B.擢为右武候车骑将军 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耳
C.显和军溃,悉虏其众 每自摩其颈曰
D.岂容以畜产之故,而戮千有余人 通自以不习文法,固辞之
3.下列对内容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派屈突通检查陇西放牧的情况,结果查得当地官员隐藏马匹,文帝大怒,要将太仆卿和一千五百多管事的官员处死。后经屈突通力谏,文帝免除了他们的罪责。
B.刘迦论^造**后,屈突通发兵征讨,最初表现出怯意,后来才在刘迦论无备的情况下,调用精兵击溃贼兵。
C.屈突通听说洛阳被义兵占领,于是率军去救,被降将桑显和及刘文静副将窦琮、段志玄等追擒,送至长安,太祖以其忠贞,仍授其兵权。
D.突通不爱财货,为高祖称赞,又因讨王世充功居第一,被授陕东大行台右仆射一职,镇守洛阳。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奉公正直,虽亲戚犯法,无所纵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C
3.C
4.(1)(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