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2 19:17: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清冢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
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以手抚赝
C.恣嗟惘然开宗明意权宜之计
D.崔嵬精粹扪参历井门可罗雀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D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清--青;B赝---膺;C恣—咨;意--义。所以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 例: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1: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反哺 统筹 返回舱 吃不了兜着走
B.勉励 萃柏 龙卷风 摸着石头过河
C.滋生 风彩 滚雪球 天上不会掉馅饼
D.付议 函养 捂盖子 男儿有泪不轻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此类题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将词语、成语、熟语放在一起考查,考查的是晚错的同音字、形近字。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解答此类题目时应结合汉字特点辨析字形:以音辨形,以义辨形,以偏旁部首辨形。这道题实际上考查的还是一些常见字,且均属于同音易误字,只有平时认真注意,在考试的时候才可以从字形分析和组词考虑。B项“萃”应为“翠”;C项“彩”应为“采”,D项“付”应为“附”或“复”,“函”应为“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分析下面句群的层次关系,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②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③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④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⑤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⑥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明嘉靖“错”字大铁钟,悬挂在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的胡氏宗祠里,堪称绩溪县的一大奇观。
  大铁钟高85厘米,直径为75厘米。钟身上共铸有铭文108字,其中最为显眼也最耐人寻味的,是“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国”字中没有那一点,而“民”字却多了一点,似乎成了两个大错字。据说,这是有意之错。
  你认为这样“错”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泰民安”,国家就要少收一点,多给人民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