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2017-03-02 19:39: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导致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社会倒退。
B.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C.我国农村正步入“第三步”改革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将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改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改进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某些深层问题。
D.申先生十年前来上海打拼,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



2、单选题  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弱不惊风 入不敷出 孺子可教 烦琐
B.如法炮制 认识浮浅 全神贯注 真谛
C.趋之若骛 曲高和寡 穷兵黩武 秘诀
D.罄竹难书 顷刻之间 情不自禁 竞赛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命运如一壶翻滚的沸水,我们是一撮生命的清茶:没有水的浸泡,茶只能蜷伏一隅;没有命运的冲刷,人生只会索然寡味。



4、单选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梦魇敝帚自珍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如日中天闻名遐迩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忤逆置若罔闻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什物荆棘丛生遗于言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非常紧急和恐怖的情况下,人有时能_____ 自己的生理极限。
②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千古情思,留下了难以_____ 的名篇佳作。
③这一段话,表明了宋代人欣赏诗注意的是一联一句,并不重视全篇,_____ 这也正是中晚唐人作诗的方法。
A.超越 计算 然而
B.越过 计算 而
C.越过 数计 然而
D.超越 数计 而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