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3-02 19:39: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微笑匮乏,似乎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城市表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已成了许多人社交的准则。有感于此,某实验中学的学生设计了一项颇有创意的“采集微笑”的活动。他们计划走上街头,主动向陌生人微笑打招呼,一旦路上以微笑回应,他们就拍下这微笑的瞬间。
  为了使这一活动顺利开展,请你代为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少于12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露出真诚的微笑,留下美丽的瞬间。或:世界因沟通而和谐,生活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周瑜请诸葛亮为孙权看病,诸葛亮索纸笔密书十六字:“欲破周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刘姥姥夸大观园比画儿还强十倍,贾母随口说叫惜春画一张。黛玉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还给画取名叫“携蝗大嚼图”。
C.觉民和觉慧到姑妈家来辞岁,正好碰上了也在张家的梅表姐,他们简直认不出这位饱经痛苦折磨的表姐了。
D.克洛德把弟弟若望送到了朵尔西神学院,弟弟在医院的表现很糟糕,这很让克洛德头疼.
E.有一次,拿侬拿酒下楼,差点摔跤.葛朗台让她喝了一小杯酒压惊.前一天欧也妮也差点儿崴了脚脖子,于是拿侬说:“我宁可摔碎瓶子,也不能摔断脖子。”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是鲁肃请诸葛给周瑜看病。C.是一眼就认出了梅表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持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行为。
B.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C.自从这一事件发生之后,他就开始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D.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B不合逻辑,将“反而”改为“因而”。C杂揉。(担负).…责任。D“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缺少主语,应加上“这”。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日前,“青涩的邂逅——成都七中高2013级原创诗歌朗诵大赛”在学校音乐厅举行,各班选手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将精彩的表演带给了大家。
B.随着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阶段,各大车企都感受到“冬”的寒意。但是,“冬天”并不可怕,可以等闲视之
C.独立橘子洲头,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沧海桑田,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回忆起以前自己在这里战斗的峥嵘岁月。
D.“青春、时尚、流行”似乎成了时下某些选秀节目的金科玉律,以致违背了它的艺术为上、全民舞台的宗旨,渐渐滑落到娱乐至上的地步。


参考答案:D 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和法律条文。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 不合语境。三人成虎,我国古代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B项 固定用法,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C项 望文生义。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的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本题中应为“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景象。”本题为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成语使用不当有这样五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褒贬失当、语意重复、语境不合。这道考题的特点在于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索弥望纤腰束素丰姿绰约
B.缈茫缥缈隐隐约约嬉游无度
C.霎时稀疏没精打彩笼着轻纱
D.风致斑驳不绝如履浑然天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渺茫C没精打采D不绝如缕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习惯性误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