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小题1:《春日登楼怀归》中“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句很为后人赞赏,试结合诗文加以赏析(3分)。
小题2: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是写登楼所见所感,但在情和景的表现上是不同的,试结合诗文分析(5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悲秋??黄公度①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②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①黄公度:南宋诗人,与秦桧同一时代。②别浦:指河流入江海之处。
小题1:诗题为“悲秋”,全诗却不着一“秋”字,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刻画出秋的意境?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而“悲”?(4分)
小题2: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分别寄寓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
3、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8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孤雁不饮不食,只是飞鸣,写出了其苦念群侣的深情和执著。
B.颔联“一片影”指的是孤雁,与“万重云”相为比照,无限凄惶。
C.颈联写孤雁望尽天涯,寻觅到雁群后,群雁哀鸣,鸣声更是不绝如缕。
D.尾联写群鸦鸣噪纷纷,然听来却“无意绪”,尽显雁之“孤”、雁之“悲”。
小题2:(1)从诗歌题材看,《孤雁》属??????????诗。(1分)
(2)此诗写于杜甫漂泊夔州之时,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张溥《五人墓碑记》)
(3)亦以明死生之大,(张溥《五人墓碑记》)
(4)??????????????????,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5)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
(6)??????????????????,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7)路曼曼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8)少年易学老难成,??(朱熹《偶成诗》)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上片勾画出农村夏夜图具有怎样的特点词人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两句诗正常的语序是怎样的?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