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5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诗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小题1:此诗题目冠以“戏“字,表面上看不过是欧阳修写的游戏文字,但实质上却蕴含了诗人丰富而深沉的人生感悟,请就本诗的表现手法和蕴含的情感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⑴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郁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逐个分析手法及情感,答出一种手法1分,共2分;答出一种情感1分,共3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试析“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一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反衬。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晖,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 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11分)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题1: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6分)
小题2: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紧扣诗句分析。“蓬头”写其山野孩子的外貌,“稚子”写其年幼,“侧坐”写其随意心态,由此可总结出刻画的方面:外貌和心态(或形和神)。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紧承上题分析。从其“蓬头”垂钓可知其率直纯真,从其“侧坐草苔”可看出其天真可爱,从“遥招手”和“不应人”可看出其机灵可爱。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①。 [注]①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困惫状态。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此诗的第三联有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指出这两个字并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两个字是“喧”和“狎”字。鹊声“喧”为“喧闹、喧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