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2 20:00: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庄子《逍遥游》)
小题3:???,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小题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小题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
小题1:江春入旧年
小题2: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每句一分,该句有无不得分。注意下列字形:“沮”“莺”“勒”“博”“参省乎己”“猿猱”“度”“攀援”。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表的数据,请用文字表述某地居民投资理财的趋势,要求写出两点。(4分)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投资
储蓄
房产
股票
国债
其他

占%
50.5%
18.5%
20.6%
5.4%
5%

?


参考答案:①居民的投资理财方式还是以银行储蓄为主。②股票和房产仍然是居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表格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表的标题注释,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然后分析数据变化,找规律,舍弃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总结推断得出结论,注意,图表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准确。本题反映的是某地居民投资理财情况,仔细观察比较表中数据,很容易得出居民理财的主要方式是储蓄,而投资的主要方式是房产和股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联袂熟稔赉发山青水秀
B.梗节穹顶仓廒迄今为止
C.毗邻域名坍缩河辙之鲋
D.蜂窠蚁冢城阕高朋满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赉发”应为“赍发”,“山青水秀”应为“山清水秀”; C项中“河辙之鲋”应为“涸辙之鲋”;D项中“城阕”应为“城阙”;“高朋满坐”应为“高朋满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字形、注音、释义均正确的一项是 [    ]
A.繁芜(wú)丛杂:形容草木茂盛,多而杂。
肤(fū)浅:形容理解不深。
B.豁(huō)然开朗:形容开阔或通达。
诽谤(bàng):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C.卓(zuó)有成效:效果很好。
污蔑(miè):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D.永垂不朽(xiú):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不可估量(liàng):无法估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hū ”应为“fū ”,C项中“zuó”应为“zhuó”,D项中“xiú”应为“xi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全都有语病的一组是(??)
①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②罚款不像其他名目的收费,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有的只好走上歧途去弄钱。
③事故发生之后,中共黄海市委非常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查办。
④历史上也曾有过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烈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⑤张师长的床头亮着一只300瓦的大灯泡,床前横眉立目地站着一名士兵。
A.①②③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在上面的5个句子中,只有③是没有语病的。下面分析一下其他几句话的语病。
①的毛病是成分残缺。全句的谓语是“担当”,它的宾语没有出现,应在句末加上“重任”一类的名词。
②的语病是两个,一是语有歧义,一是用词不当。“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其他名目的收费”,也可以理解为“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家长要罚款”。用词不当,指的是“走上歧途”,应改为“想方设法”;因为“走上歧途”有它的特定含义,比喻的是“错误的道路”,并非实指“路”,指的是看不见的人生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