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2 20:07: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要求:符合对诗歌《再别康桥》或《雨巷》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挥别康桥,徐志摩抒发眷恋深情
   彷徨雨巷,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重庆晚报》14日报道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此言论一出引发了社会上对“三好学生”这个在中国中小学实行数十年的评奖关注和争论。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内容。(3分)
(2)对顾明远的呼吁,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参考答案:(1)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引发关注和争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句式结构不同于其它项的一句
A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寂寥而莫我知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被动句,其余宾语前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考试”是对学生素质的综合检验。学生们答题,作答的不仅是一张关乎诚信的品格答卷,更是一份衡量知识与能力的答卷。
B.普通流感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体温高时也可服用莲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一般情况下病情一周以内即可减少。
C.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左右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
D.各地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应努力减轻企业的税外负担,尤其要严正法纪,惩处某些公权单位利用权力向企业变相索贿的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关系颠倒;应把“衡量知识与能力”和“关乎诚信的品格”调换过来;B“病情”“减少”不搭配,“减少”改为“缓解”;C“近半数左右”约数不当。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因      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陕西林业厅向公众致歉
②巨大的楼体LED不断地       着圣诞祝福的画面,全场流光溢彩,缤纷斑斓。
③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     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A.轻率变幻耸人听闻
B.草率变幻耸人听闻

C.轻率变换骇人听闻
D.草率变换骇人听闻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内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可以说“草率从事”。
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常用来形容说话、行动以及对人的态度。
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
耸人听闻:是出于某种目的,有意夸大或捏造事实而使人震惊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