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20:08: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②在果园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他,十分????????果树栽培知识。
③这场演出十分重要,作为团里的台柱子,你千万不要???????
A.乞求熟悉推托
B.祈求熟习推托
C.乞求熟习推脱
D.祈求熟悉推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祈求”侧重于态度诚恳;“乞求”则强调低三下四,与语境不合。“熟悉”侧重在知道得清楚明白;而“熟习”注重技术掌握得熟练,了解得深刻,由语境中的“二十多年”“栽培知识”可确定应选“熟习”。“推托”指借口拒绝;而“推脱”侧重在推掉、摆脱某种责任。语境有希望不要拒绝之意,当选“推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 ??????? 一来源:91考试 网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做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虽然???? 但是?????以至??????而且
B.??即使???? 可是?????甚至??????并且
C.??虽然????可是???? 甚至????? 并且
D. 即使???? 但是?????甚至?????? 而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约为婚姻

C.财物无所取?
D.终已不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B、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男女婚事。D、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管。
点评:古今异义词虽然不多,但很容易给学生理解文章造成障碍。学生平时学习时看到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要将该词的各个语素分开来理解,看是不是古今异义。如本题的“不顾”,“不”与现代汉语一样,“顾”是“回头”之意,“不顾”为“不回头”之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参加“两会”的代表认为,我们不但要建立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而且要把这支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安排到重要岗位上。
B.近日,公安部公布了足坛赌球案初步调查结果,但广大热心球迷对赌球现象仍然如同盲人摸象,因为中国足坛还有太多的赌球内幕没有被披露。
C.今年春运期问,天气恶劣,交通部门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了春运的安全。
D.在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中,裁判员的判罚让犯规后率先撞线的韩国选手乐极生悲,中国选手最终获得这枚分量较重的金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了解不全面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含贬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与例句划线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
例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 高自称誉,上伟之。
C 于是余有叹焉
D 尚后竟失边和,如超所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动词使动用法(A 项是名词作状语;B 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 项是动词用如名词)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