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20:15:2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  情:诚,真诚。
B.述而不,信而好古作:创作。
C.虽欲从之,末也已由:途径。
D.之以饥馑 因:因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D项,因:叠加,增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全含词类活用的一项:
①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
②籍吏民,封府库
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⑤此亡秦之续耳
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⑦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⑧素善留侯

A.②③⑤⑥
B.①②⑦⑧
C.③④⑥⑧
D.②④⑥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活用现象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人皆得以使之
B.沛公霸上

C.常以身蔽沛公
D.顺流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为名词作动词,其他均为名词作状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语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得软脚病(近来)
而幼孩(养育,抚养)
后秦击赵者(两次)
B.不所怙(祭拜)
云敛(弥漫)
失强援(因为)
C.汝不来(果然)
庶几偿其夙愿焉(或许可以)
亭于其上(建造)
D.汝来省吾,一岁(只,只有)
而玩之(亲近)
安所得酒乎(只是,不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省所怙 省,知道;C.汝不果来 果,实现;D.止一岁 止,居留,停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为词中下划线的字选择解释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1.殒身不  ①顾虑  ②怜悯  ③救济  ④忧虑
2.不余力  ①漏掉  ②剩下  ③丢失  ④赠送
3.错落有致  ①次序  ②精密  ③集中  ④情趣
4.口不提  ①绝对  ②没有  ③闭住  ④穷尽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思路:
1项里的“殒”当“死亡”讲,那么“恤”就只能当做“顾虑”讲了。2项也比较容易,只能当做“剩于”讲。4项只能当“闭住”讲,因此关键就在于3项了。3项中的②③可不予考虑,而许多同学往往在此时选择了①项,认为是错落得很有次序,于是选择了A项,这就错了,错误的原因是对词义的不理解。“错落有致”的意思是“高低交错得很美、很和谐,有情趣”;而不是“高低交错得很整齐,有次序”的意思。而且“致”的词义中没有“次序”的义项,因此答案只能是C。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