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20:30:2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  ②乌裙  ③月白背心   ④脸色青黄
⑤眼角上带些泪痕    ⑥蓝夹袄    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A.⑥③②①⑤④⑦
B.⑥⑤④⑦②③①
C.②⑥③④⑦①⑤
D.②③⑥①④⑦⑤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渔船 水蒸汽 日臻完善 纨绔习气
B.坐镇 掉书袋 孤掌难鸣 殛鲧用禹

C.誉写 挖墙脚 韬光养晦 和言悦色
D.腰斩 紧箍咒 祸起萧墙 奖腋后进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项,水蒸汽—水蒸气;C项,誉写—誊写,和言悦色——和颜悦色;D项,奖腋后进——奖掖后进。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错误点均设在同音异形字上,每个字的迷惑性比较大,特别是“水蒸汽”的迷惑性大,由此可见学生一定要仔细区分同音异形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IDTH: 550px; HEIGHT: 79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550">A.违(niù)
B.(yú)头
C.破(zhàn)
D.(jǐ)予??? 呕(yā)
(mán)怨
(cì)机
(qiāng)害 户(yòu)
(jiàn)
(guō)噪
(lì)?? 畏(xǐ)不前
羽扇(guān)巾
(suō)烟雨
不足之(zhèn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喝彩 通宵 惆怅 没精打采
B.孤癖 搠倒 缆绳 彤云密布
C.庇佑 划拳 车蓬 六神不安
D.迟钝 租赁 玷辱 哎声叹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概括出提高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6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长戚戚。?
要素一:___________???????要素二:___________???????要素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经济富裕(物质) 社会公平(公正) 心态(精神)知足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首先,应明确归纳的思维步骤。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四步:一是通读原文,知其大意;二是审清题干,明确要求;三是找出对应,分析要点;四是组织语言,加以概括。
其次,掌握归纳的技巧。掌握了归纳内容要点的步骤还不足以应对较为复杂的试题,考生还要学会如何归纳。根据试题的要求和难度的不同,常用的归纳方法有以下五种:
1.提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在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主干句,而需要通过阅读文章,让考生自己去体会、把握和提炼答案。这种方法,就叫“提取法”。这是归纳技巧中比较难且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2.合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不是一个方面,事实上语段也的确说了不止一个意思,依据要求,所表达的意思不能遗漏,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抽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合取法”。示例略,下同。
3.舍取法。
一是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如果主次不分,全盘托出,那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二是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回答某一方面的内容,如果不加辨别,把所有内容都概括进去,也是不合要求的。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根据题干要求,作出舍和取的决定。我们把这种方法叫“舍取法”。
4.摘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章(段落)的首、尾或中间。归纳时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摘取法”。
5.复取法。
这是相对于前面几种方法而言的。所谓“复取法”,是指在归纳过程中要运用到多种方法,或归纳时要借助辨别、筛选、参照、分析等多种思维方式,要一级一级地反复提取,不断提炼,才能达到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