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三)
2017-03-02 20:37: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这首词按照什么顺序来铺叙景物,请结合内容具体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以“人间有味是清欢”作结,抓住了哪些有特征的事物来描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名句默写(共15题,每空1分,共15分)
(1)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2)酌酒以自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4)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6)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垆边人似月, ???????????????????????????????。(韦庄 菩萨蛮(其二))
(9)    ??????????????????????????,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10)        ?????????????????,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11)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12)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1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14)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15)      ???????????????,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发庾岭
汤显祖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注]①: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于赴任途中。
(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孤鹊”这一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轻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小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