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①相逢。
问姓惊初见,②名忆旧容。
别③沧海事,④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这首诗的序号选填相应的词语,其中最佳的一组是 [???? ] A、①才 ②称 ③离 ④语
B、①才 ②道 ③后 ④言
C、①又 ②寻 ③离 ④言
D、①一 ②称 ③来 ④语
2、对这首诗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外弟”即表弟。诗题点明了诗的内容是写与表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
B、“惊初见”是说他们乍一见面,似曾相识,不免惊讶,即问“贵姓”。
C、“沧海事”用典,借指世事变化很大,暗含离乱之恨。
D、“秋山”一词点明了时令,也借秋高气爽表现了诗人见到表弟的喜悦之情。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首五言律诗,韵律和谐,对仗工整。
B、第三联正面描写久别重逢情景,写出了由不识到相认、相忆的传神细节。
C、第三联与首句照应,写两人各叙分别后的情状,表现出了兄弟情深。
D、本诗采用浓墨重彩、层层渲染的手法,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一幕,有相当的感染力。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 李凭箜筏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面对李贺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山玉碎凤凰叫”是写乐曲的激越清脆和婉转柔美,着重表现乐曲的曲调旋律的变化。
B.“芙蓉泣露香兰笑”用荷花、兰花的表情,通过视觉、嗅觉来表达,着重表现乐曲感情的变化。
C.“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乐曲使世间的凡人和天上的大帝都感受到了。
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写月中仙人吴刚因听音乐而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任凭晨露沾湿。
2.下面对李贺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结尾戛然而止,好像全曲未完,具有意味深长、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B.诗人的想象、比喻和夸张大胆奇特,出人意料,有一定的怪诞色彩。
C.本诗运用了许多典故,并赋予了新的意义,老鱼、瘦蛟的表现更突出了李凭高超的弹技。
D.本诗意境天真自然,思路清晰明快,意象完整和谐。
3.后人论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诗言“……皆摹写声音至文。……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试从创作风格的角度,说明两诗“泣鬼”“移人”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泪
李商隐
永巷①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②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③!
[注]①永巷:汉宫中幽闭有罪宫嫔之处。②岘首碑:西晋羊祜镇守襄阳,有惠政,死后百姓于岘山为其建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③青袍: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诗中用以指贫寒之士。玉珂:为贝制的马络头上的饰物,诗中借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
小题1:这首诗题为“泪”,诗中八句,没有一个“泪”字,可是读来句句都是泪。作者是如何写出泪来的?诗中写了哪几种泪?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6分)
小题2:程梦星在《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中云:“此篇全用兴体,至结处一点正义便住。”尾联有两字是全诗的关键,指出这两个字,并简要分析尾联的作用。(5分)
5、阅读题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描绘出了一幅雄伟的图景,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英雄生长的地方才适当,用于写昭君村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