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20:44: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小题1:今两虎共斗,????????????????????。吾所以为此者,??????????????????????
小题2: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
小题3:??????????????????,佳木葱茏而可悦。??????????????????,木遭之而叶脱。
小题4:??????????????,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参考答案:
小题1: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


本题解析:本题的(2)中颠易写错,钩连也容易写错(4)阑是最易错的一个字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参考答案:(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在横线上填写所引诗赋的句子。
  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鸣呜然,如怨如羡,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象,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参考答案:银瓶乍破水浆进
铁骑突出刀枪鸣
余音袅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题文】按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1)儒家尊奉的“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
(2)“文章西汉两司马”指的是         的作者        和《子虚赋》、《上林赋》的作者                                                                   。
(3)唐朝诗人李杜指         、          ,小李杜指           、         。
(4)唐宋八大家指     、     、     、     、     、     、     、     。
(5)元曲四大家指             、             、             、          。
(6)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指               、                、             。


参考答案:【答案】
(1)《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


本题解析:【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对《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圉把孔子引见给宋国的太宰,太宰后来问孔子这人怎么样,太宰给孔子很高的评价,希望把孔子引见给国君。子圉怕孔子得到国君的重用而忽视了自己的地位,就劝告太宰别把孔子引见给国君。这则故事说明为国家选才是来不得半点私心杂念的。
B.狗认不认识杨布是凭着杨布出门时穿的衣服,这暗示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以貌取人,仅靠容貌判断会闹出许多笑话,判断一件事情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不能犯形式主义错误,跟狗生气是不值得的。
C.鲁穆公为了跟晋国、楚国搞好关系,以便在患难的时候能找到盟军,不惜派儿子们去他国掌管兵权。犁锄一席话击中了要害,这样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做的努力对鲁国潜在的危急于事无补。
D.三只虱子为了在猪身上争夺最佳地盘吵吵嚷嚷,最后这些虱子不再争吵一起叮咬猪,猪不胜其纷扰,消瘦了下去。这则寓言表明了人们常常为眼前利益而忙乎,不能为长远利益而筹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