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恭疏短引(写作) 岂妄也哉(虚妄)民众而士厉(振奋) 益发兵诣赵(增加)
B.立意较然(比较) 数困于兵(被) 必不振矣(挽救) 燕王诚振怖(同“震”)
C.家君作宰(宰相) 却行为导(退) 比诸侯之列(排列?)?? 臣海内之王(使…臣服)
D.异物间进(按时) 穷且益坚(却) 因而刺杀之(趁机) 宋子传客之(客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鞭人也。父俭,汉大鸿胪。憙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憙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后为并州别驾,时骁骑将军秦朗过并州,州将毕轨敬焉,令乘车至阁。憙固谏以为不可,轨不得已从之。
景帝辅政,命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憙到,引见,谓憙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今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帝甚重之。转司马,寻拜右长史。从讨贯丘俭还,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袖为宁北将军,镇邺,以憙为军司。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憙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于是请还,许之。居家月余,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
及魏帝告禅于晋,憙以本官行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
初,憙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憙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逸,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以忘清素贫俭,赐绢百匹。及齐王攸出镇,憙上疏谏争,辞甚恳切。
憙自历仕,虽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曰成。子赞嗣。少子俭字仲约,历左积弩将军、屯骑校尉。俭子弘字世彦,少有清节,永嘉末,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选自《晋书·李憙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悫母疾笃——笃:严重
B.时人称为知人——知:识别
C.及魏帝告禅于晋——禅:禅让
D.后虏果大纵逸——逸:逃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李憙正直无私的一项是(???? )
①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
②憙固谏以为不可
③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
④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
⑤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
⑥及齐王攸出镇,憙上疏谏争,辞甚恳切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憙多次被征召,坚决推辞,不肯就任,有一次郡县扶他登车上路,他半路从车上跳下来,回到家中。
B.李憙任并州别驾时,骁骑将军秦朗路过并州,州将毕轨想让秦朗乘车至官署,李憙坚决劝谏认为不能那样。
C.李憙善于识别和举荐人才,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他所举荐的乐安人孙璞,因为有道德而名声显扬。
D.凉州敌人入侵,李憙倡导起兵讨伐,结果未被采纳,后来凉州覆没,朝廷很后悔没有听从李憙的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憙自历仕,虽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A
4.(1)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回视日观以西峰 视五人之死
B.其阴,济水东流 朝晖夕阴
C.余始循以入 始速祸焉
D.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阳谷皆入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秩序)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泛指粮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 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县人也。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始事徐帅时溥,为列校,溥甚器之,后以勇略见忌。唐大顺二年冬,率所部二千人来降,即署为军校。知俊披甲上马,轮剑入敌,勇冠诸将。太祖命左右义胜两军隶之,寻用为左开道指挥使,故当时人谓之“刘开道”。天祜三年冬,以兵五千破岐军六万于美原。三年五月,封大彭郡王。
??????? 时知俊威望益隆,太祖雄猜日甚,会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无罪见诛,知俊居不自安,乃据同州叛,分兵以袭雍、华。太祖闻知俊叛,遣近臣谕之曰:“朕待卿甚厚,何相负耶?”知俊报曰:“臣菲背德,但畏死耳!王重师不负陛下,而致族灭!”太祖复遣使谓知俊曰:“朕不料卿为此。昨重师得罪,盖刘捍言阴结郡、凤,终不为国家用。我今虽知枉滥,悔不可追。致卿如斯,我心恨十盖刘捍误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责。”知俊不报,遂分兵以守潼关。太祖率兵进讨,攻潼关,下二寻而王师继至,知俊乃举族奔于凤翔,岐王李茂贞厚待之,加检校太尉。寻命率兵攻围灵武。武节度使韩逊遣使来告急,太祖令康怀英率师救之,师次邻州长城岭,为知俊邀击,怀英败茂贞说,署为泾州节度使。
??????? 既而为茂贞左右石简颥等间之,免其军政,寓于岐下。茂贞犹子继崇镇秦州,因来宁觐,知俊途穷至此,不宜以谗嫉见夺,茂贞乃诛简颗等以安其心。继崇又请令知俊挈家居秦州,刊丰给,茂贞从之。未几,邪州乱,茂贞命知俊讨之。时郡州都校李保衡纳款于朝廷,末帝遣霍威率众先入于郡,知俊遂围其城,半栽不能下。会李继崇以秦州降于蜀,知俊妻孥皆迁于成:遂解邻州之围而归岐阳。以举家入蜀,终虑猜忌,因与亲信百余人夜斩关奔蜀。
??????? 蜀王王建待之甚至,即授武信军节度使,寻命将兵伐岐,不克,班师。久之,复命为都统领军伐岐。时部将皆王建旧人,多违节度,不成功而还,蜀人因而毁之。先亦,忌之,尝谓近侍曰:“吾渐衰耗,恒思身后。刘知俊非尔辈能驾驭,不如早为之所。”伪蜀天汉年冬十二月,建遣人捕知俊,斩于成都府之炭市。(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十三》,有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用为左开道指挥使???? 寻:不久
B.昨重师得罪???? 得罪:获罪
C.为知俊邀击???? 邀:拦截
D.蜀人因而毁之???? 毁:败坏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刘知俊骁勇善战和反复无常的一组是(????)
A.姿貌雄杰,倜傥有大志??????? 率所部二千人来降
B.轮剑人敌,勇冠诸将??????????? 因与亲信百余人夜斩关奔蜀
C.以兵五千破岐军六万于美原??????? 刘知俊非尔辈能驾驭,不如早为之所
D.遂解邻州之围而归岐阳??????? 知俊乃举族奔于凤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知俊本来在徐州镇主帅时溥手下做列校,后来被猜忌而率部属两千人投降后梁。祖曾任命他担任左开道指挥使,所以当时人又称他“刘开道”。
B.太祖的猜忌、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无罪被杀使刘知俊惶恐不安,于是刘知俊占据同乱,和太祖分庭抗礼,后又逃跑到凤翔投奔岐王李茂贞。
C.投奔李茂贞后,刘知俊先是担任检校太尉,后因为击败康怀英的军队立下战功又担州节度使,而后又因受到李茂贞的猜忌被剥夺了军政大权。
D.刘知俊才能突出,蜀王王建虽然优待他,但对他也很猜忌,因担?心自己死后没有人????驾驭刘知俊,于是派人逮捕刘知俊,并把他处死以绝后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卿如斯,我心恨恨十盖刘捍误予事也,捍一死固未塞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俊途穷至此,不宜以谗嫉见夺,茂贞乃诛简颗等以安其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C
4.(1)使你像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