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2 21:26: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不合逻辑的语病的一句是??
A.小娟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建设和谐校园,需要这样的共青团员。
B.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各级政府官员和人民子弟兵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C.外出务工的农民兄弟能否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接受了专业技能训练、有一技之长。
D.由祁阳县祁剧团排演的现代喜剧《蒋老汉招亲》定于6月1日在永州市委礼堂演出,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精神”与“共青团员”前后概念混乱。B不合逻辑。用“如何”“怎样”提问时,不能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D前后矛盾。“日前”即“前几天”,表过去时,“正”表示正在进行之中,表进行时,可将“日前”改为“目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招聘目不交接诡秘暇不掩瑜
B.坐落掷地有声编纂脱颖而出
C.蝉联沸反盈天怄气迫不及待
D.悖谬郑重其事昏聩优柔寡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目不交睫,瑕不掩瑜。依照词义记字形:目不交睫—睫:睫毛。瑕不掩瑜—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蝉联:“蝉”幼虫变为成虫时,便脱掉蝉壳,躯体在原来基础上得以延伸,故称为“蝉联”。昏聩—聩:耳朵听不清楚。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有些书店公然出售盗版书籍,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B.杨索煤矿井下的浓烟烈火,无情地烧熔着钢铁,灼烤着岩石,也无情地考验着每一个干部、共产党员和工人。
C.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经过深入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使我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B项干部、共产党员和工人语意上有交叉。C项搭配不当,节奏不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D项主语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唐人诗句“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

A.白居易、杨贵妃
B.李商隐、武则天
C.李贺、嫦娥
D.杜甫、王昭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