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晚?(宋)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小题1:这首诗中的???????和????????????体现出了晚春景物的特点。(2分)
小题2:请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依依垂柳、落花、低飞的燕(写出两个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诗题目是“春晚”,选取了依依的杨柳、飘落的花和低飞的燕这三种景物来体现晚春的特点,“柳依依”自然不是枝头新绿,而是长条低拂;花不是正在绽放,而是已经凋零;燕不是新燕而是低飞的,这些正是晚春特有的。
小题2:
试题分析:一般认为,这类题目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等角度分析,答题时要先总述后分析。尾联“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表现的是诗人晚年的孤寂之情和对美好时光将逝的伤感之情。最后一句用景语作结,以晚霞中诗人倚杖的形象,寄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来源:91exam .org黄昏”的伤感之情,情景交融,言已尽,意无穷。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①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采用拟人手法,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完成词后面的问题。(6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词的上片描写“醉里挑灯看剑”,其动作神态与词中哪一句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小题2:作者自称这是一首“壮词”,试结合具体词句,说说“壮”表现在哪里。(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与“可怜白发生”相照应,表现了有报国之志,却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只到下片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所以第一句是和最后一句相照应的,表达了作者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志不能伸的悲愤。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小题2:试题分析:这首词题是“壮词”,前面九句的确可称得上是壮词,但是最后一句使全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使全首词成为悲壮的而不是雄壮的。前面九句是兴高采烈、雄姿英发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是陈亮的悲愤。
点评: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①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②。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注:①往事是指陈亮曾在南宋孝宗与金谈和之后,上《中兴五论》,没有被采纳。以后又向孝宗连上三书论恢复方略,全都如石沉大海。②据《丽情集》记载,成都官妓灼灼,善舞《柘枝》,能歌《水调》,御史裴质和她有情。裴被召还朝后,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
(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请结合全词分析意象的作用。
???????????????????????????????????????????????????????????????????????????????????????????????????????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词的下片。
???????????????????????????????????????????????????????????????????????????????????????????????????????
参考答案:(1)运用了“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②。
【注释】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持节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史记·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得过重。文帝就派冯唐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②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此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小题1:这首词气势豪迈,以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的“狂”是实写??????????,下片的“狂’是虚写???????????????。(3分)
小题2:下片两个注解处采用了用典的手法,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出猎(或打猎);?征战杀敌的愿望(共3分,答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填第一个空根据“亲射虎,看孙郎”,填第二个空根据“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要充分阅读注释,根据注释①可揣摩出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的意思,根据注释②可揣摩出为国立功的决心。
本题难度:一般